欢迎来到山村网

重繁育巧管理泥鳅养殖不用愁

2019-01-04 18:25:52浏览:81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泥鳅苗池示意图1.防逃墙2.产卵场、休息场3.食场兼休息场4.水面5.沙土池底6.池埂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

泥鳅苗池示意图

1.防逃墙2.产卵场、休息场3.食场兼休息场4.水面5.沙土池底6.池埂

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多种矿物元素,具有暖脾胃、袪湿、补中益气、强精补血之功效,食药价值较高。养殖泥鳅投资小见效快,本期特编辑一组泥鳅养殖技术,希望为农民致富提供帮助。

饲养前准备

建设苗池饲养泥鳅苗种用水泥池和土池都可以,但一定要水源充足无污染,光照良好,池塘保水力强,无渗漏,能彻底排干池水。每个苗种池的面积一般为40~60平方米,池深70~80厘米。池中央或排水处设1个集鱼坑(见下图)。鱼苗下池前15天,先将池水排干,每100平方米用生石灰10~12公斤清塘消毒,并曝晒4~5天。然后注入经过滤的新水,水位高约20厘米,并施入少量腐熟粪肥。等药物毒性消失,池水变为茶色或绿色时才能放苗。放苗密度为半流水养殖,每100平方米混养15~20万尾;静水养殖每100平方米混养8~10万尾。

清理淤泥对于多年使用的池塘应先进行曝晒处理,阳光曝晒非常重要。一般在鳅苗入池前30天就要曝晒,将池塘的底部晒成龟背状,可消灭池塘里的微生物。由于池塘的底层淤积了很多粪便和剩余的饲料,底层淤泥也就成了病菌微生物生存的栖息地。而泥鳅又有钻泥的习惯,喜欢在池塘底部活动,因此鳅苗入池之前,必须清除底层淤泥。可用铁锨挖起底部40厘米深淤泥,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小车推到远离池塘的地方处理。

消毒管理生石灰能消灭多种病原菌及有害生物,鳅池在放养苗种前一周左右,可采用生石灰消毒。生石灰经水溶化后,变成强碱性溶液,能杀死残留在池塘中的杂鱼、昆虫、蚂蟥、清泥苔、水网藻和一些较柔弱的水生植物,可杀灭寄生虫、病原菌等,因此除菌效果特别好。每亩可用生石灰1000公斤,直接泼洒至池底,泼洒之后加注新水,一周后才能将鳅苗入池。

高温期注意事项

为保证泥鳅能健康度夏,在7~8月份高温季节养殖户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搞好降暑降温。泥鳅最适合生长繁殖的水温为21℃~28℃,夏天阳光曝晒易使泥鳅中暑。可在池子四周种植南瓜、丝瓜、葡萄等攀援植物或用稻草搭棚遮阳,也可在鳅池水面投入适量浮水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浮萍等遮阳(但面积不能超过池子1/3),还可采取换水调温,即在盛夏时把池子水位加至25~30厘米,并采取更换池内表层水来平衡池水温度。有条件的可采用整日微流水的方法降温,效果更佳。

二是注意饵料质量。饵料一定要新鲜,切忌投喂变质、腐臭饲料,以免泥鳅吃后患肠胃病。夏季泥鳅生长快,要尽量多喂螺蚌肉、鲜蚯蚓和蝇蛆等动物性蛋白饵料,并改平时一日喂一次为每日2次,应分别在上午9点以前和下午6点以后较凉爽的时间投饵,投喂量以泥鳅当日吃完为宜。应及时捞出剩余饵料,以防污染池水。

三是控制鳅池水质。夏季鳅池水质以酸碱度值7~8之间较适宜,如果池水长时间呈酸性,可以向池内泼洒生石灰水进行调节。

四是做好病害预防。夏天泥鳅发病率最高,特别是烂鳃病、水霉病、肠炎尤为突出。可经常用漂白粉溶液全池遍洒;或者将韭菜、大蒜捣烂,加入精料中投喂;每亩可用生石灰12.5~15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还可在饲料中掺大蒜素,每天投喂一次,连续投喂3天。

五是防止泥鳅浮头。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如出现一般性浮头,说明放养密、投饵多、泥鳅生长旺。但在天气闷、阴雨天、水质严重恶化、水面出现气泡等情况下,或早晚巡塘时发现泥鳅受惊跳动、群集水面、散乱游动,则说明是严重缺氧,必须迅速处理。对轻度浮头,只需立即注入新鲜水增氧即可,但千万不能在傍晚注水,以免造成上下水层对流反而加剧浮头。暗浮头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初,由于症状轻,不易察觉,如不及时注水预防,易发生泛塘死亡。对天气、水质突变引起的浮头,只要减少投饵,将饵料残渣及时捞出,从速注入新水即可解决。

繁育期管理措施

人工繁殖饲养泥鳅的关键在于繁殖,泥鳅自然产卵期较长,通常为每年的4~8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下旬,当水温达到20℃~25℃时,是产卵盛期。用于繁殖的亲鳅要选择在2龄以上、成熟度较好、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泥鳅。雌泥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20克以上、腹部膨大和胸鳍宽而前端圆的个体;雄泥鳅选取长和体重略小于雌泥鳅、胸鳍狭窄而前端较尖的个体。

考虑气候环境等条件所限,可采取人工授精方式进行繁育。如轻压雌泥鳅腹部有卵粒流出、雄泥鳅腹部精液流出,即可进行人工授精。可将挤出的卵子和精液混合在一个搪瓷盆中,加水后再打2个鸡蛋轻轻搅动1~2分钟,使其进入正常孵化阶段,一般2天左右可孵出鳅苗。鳅苗孵出后,水中的鸡蛋就成为了它们的食物。这样,鳅苗的成活率极高。自然孵出的泥鳅苗无活动能力,会用头部的吸附器附着在鱼巢上,以吸收腹部的卵黄囊为营养。3~4天后,卵黄吸收完毕,泥鳅苗开始活动、摄食,才能将鱼苗从孵化池或孵化器中移入种苗池中饲养。

鳅苗管理鱼苗入池后要勤施追肥,以保持水质肥爽,为泥鳅幼苗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同时投喂饵料。入池后的前7天,每10万尾鱼苗每天投喂1个熟鸡蛋黄。投喂时,先将熟鸡蛋黄包在双层纱布中,在盛有清水的盆中搓碎后均匀洒入池中。7天后可投喂水蚤、蚕蛹粉、鱼粉及打碎的动物内脏,水温20℃~25℃时,日投喂3~4次,投喂量为鱼苗总体重的3%~5%。以投喂后2小时内吃完为宜。养殖期间要防止其他鱼类、青蛙及水生昆虫进入鱼苗池。

分池管理泥鳅苗长至3~4厘米时,要及时进行分池,以降低密度,加快生长。分池操作和家鱼的夏花鱼苗相似,先用夏花网将鱼种捕起,放入捆箱中进行密集锻炼。拉网捕苗时注意拉网速度要慢,操作要细致,以防弄伤鱼苗。鱼苗经拉网锻炼后运到其他准备好的池塘中饲养。分池饲养的密度为每平方米100~200尾,分池放养前先铺肥泥20~25厘米,并施足基肥(牛、猪、鸡、鸭粪均可),水面上养藻类、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或用树枝、禾草等遮荫。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20万尾。放养后开始投饵,初期投喂蛋黄、大豆粉、焙干的的蚯蚓等,以后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量开始占种苗总体重的2%~5%,以后增至10%,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经过3个月饲养,泥鳅体长达10厘米时,即可进行成鱼养殖或上市出售。

巧用食盐防控疫病

实践经验证明,巧用食盐对泥鳅的疾病防治有很好的效果。

鳅苗消毒鳅苗下塘前,用1%~3%的食盐溶液浸泡消毒5~10分钟,可杀灭泥鳅体表的细菌、车轮虫、斜管虫等,对水霉病也有一定的效果,此方法消毒既安全又便宜。

防治气泡病苗种投放阶段水体清瘦、早春时节温度升高、高温季节太阳辐射、水体有机质含量过高,都会引起泥鳅气泡病的发生。此时应对水体清瘦的塘口进行肥水,将池水换掉1/3,再注入新鲜清水,然后每亩用4~5公斤食盐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连用2~3天即可治愈。

调节代谢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食盐,可以治疗肠道胀气,因食盐里含有的钠与氯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离子,适量摄入食盐对维持机体酸碱平衡至关重要,对消化道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增加消化液分泌,加强胃肠蠕动,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调节水质夏季高温,水体有机质含量较高,各种致病菌繁殖较快、较多,水质的变化导致泥鳅烂鳃、赤皮、烂身、腐皮等症状比较严重。此时,用食盐加硫醚沙星治疗上述病害效果较好。

降低氨氮夏季高温,水质恶化,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不断升高,不但对泥鳅直接产生危害,还会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若亚硝酸盐超标,可将食盐溶解,按每亩5~7公斤化水全池泼洒,可缓解泥鳅亚硝酸盐中毒。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灾后渔业生产咋恢复

上一篇:

“梅雨”季节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