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高温蓝藻暴发七部骤有效处理

2019-01-04 18:40:09浏览:57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每年的2月,是多数对虾养殖池塘新一年的开始。对于除新建池塘以外的多数养殖水体而言,新一年的养殖始于池塘清整,这个工

    每年的2月,是多数对虾养殖池塘新一年的开始。对于除新建池塘以外的多数养殖水体而言,新一年的养殖始于池塘清整,这个工作听似简单,实则复杂而专业。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别人养虾,水、土、苗、料、药、器、管都与自己无异,但养下来就是比自己顺利一些,成功一些,赚钱多一些。其实,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出在一年的开始——池塘清整阶段。笔者近年来走访多地,发现很多养殖户对于清整池塘其实都存在很多细节上的常识误区或错误操作,甚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进行合格的池塘清整工作,这就导致问题频现,病害多发,养殖困难。

    为了尽可能详细地介绍池塘清整的细节操作,笔者将清整池塘总体分为:修、洗、清、晒、调、补、改七个步骤。

    修

    池塘修整。水管损坏(导致漏水逃虾、进水困难)、池壁坍塌(导致漏水逃虾、有人身安全隐患)、底壁渗漏(导致漏水、漏肥、逃虾及水质不稳定)、淤泥增厚(导致池塘纳水深度降低、底质难调、饲料浪费、泛底发病)等池塘本身硬件问题对养殖的影响非常大,会直接导致产量降低甚至绝收,所以在每造虾养殖结束后或开始前都必须先对池壁、塘底进行彻底的维修清整。

    淤泥过多(超过0.5米~1米)的要用推土机或挖土机清除淤泥,池壁偏薄容易渗漏的可在这时用淤泥顺便修整一下池壁。检查池塘进排水管道是否能正常工作,稍有破损就要马上更换、修理或重建。将池塘底部的石块杂物清除掉(以防影响扒料查底、抓虾捕捞)。再进水至少50公分,检查池塘是否漏水(一些沙壤土质的池塘很多是晒干后会漏水,淤泥软化后漏水就不明显了),若是水泥或薄膜材质的高位池更须严密检查有无缝隙和漏洞,及时晾晒修补,防止渗漏。地膜池还必须认真细致地检查地膜情况,以免破裂渗漏,还必须检查地膜下面是否有尖利杂物或中空区域,以免进水后划破或撑破薄膜。

    洗

    冲洗清淤。池底杂草过多的必须先杀草,但杀草之后必须在清淤时反复冲洗干净,以防药残影响放苗。在杀草2天~3天后就可以清淤了。淤泥深度不超过0.5米的池塘没必要像修整池塘时那样用推土机或挖土机来清淤,而是用高压水枪配合泥水泵来清除过多淤泥。对于疾病高发、水生昆虫、杂鱼、杂虾、杂蟹泛滥的池塘,清淤工作非常必要,若能做到位就可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若是水泥池则要进水至少50公分浸泡3天后检测pH,若pH偏高(>8.7)的须用有机酸(1ppm~3ppm/次)或稻草(2ppm~10ppm/次)反复浸泡处理碱性问题。每次有机酸和稻草的浸泡时间以1天~2天为宜,过久会腐蚀池壁,时间过短又达不到效果,直到洗净浸泡后池水pH<8.7为止。

    另外,有水处理条件(蓄水池、沉淀池或水处理系统)的高位池养殖场的冲洗操作往往是在清塘操作最后进行,因为清塘的水一般都不能留到后面用于养殖。冲洗池塘和清杀操作的先后顺序主要是看清杀用药的药残是否很难处理,是否需要排出池塘。若是清杀药物无需刻意处理或排出,那冲洗池塘也可以在前面进行。

    清

    清杀操作,俗称“清塘”。有很多资料把池塘的修、洗、清、晒统称为清塘操作。这样笼统概括太过空泛,所以笔者将这个步骤仅仅单指为清除池塘毒害物质,杀灭底壁里的敌害生物,即用药物将池底池壁的污染物和致病微生物清除掉。

    清杀操作常用的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高锰酸钾、强酸、强碱、醛类等。因为药残问题,土塘使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较多;而冲洗方便的地膜高位池除了发热较强的生石灰(会影响地膜完整性)没有其他太多的用药限制;而水泥池一般不用强酸(会腐蚀池壁),其他都可以使用。

    要达到清除污染和敌害微生物的目的,就得比平常用药量加大很多,常规的使用剂量如下:生石灰100斤~2000斤一亩(用量越大药残时间越长);漂白粉50斤~200斤一亩;二氧化氯1斤~10斤一亩;高锰酸钾0.5斤~4斤一亩。酸、碱、醛很少用到,只有上述几种药物效果不好时才会选择,但最少都是5ppm以上。在使用清杀药物时要注意尽量全池均匀泼洒,同时池壁上也要洒到。养殖场可把一些池塘常用的养殖用具(如料罾、料勺、船筏、网笼、取水器、增氧机等)也用相对低浓度的药液喷一遍,以防止病菌传播。

    晒

    池塘暴晒。这步操作是专门针对土塘进行的。晒塘能提高池塘土壤的氧化和矿化程度;能促进土壤与池水中营养物质的交换,从而提高水的肥度;还能延缓池塘土壤的老化,防止提早出现连作障碍。

    新挖的池塘尽量晒干晒透即可,淤泥偏多的池塘则要留出足够长的时间来暴晒。长期阴湿、阳光较少及地势低洼的区域,可在池塘边上挖一条30公分~50公分深(宽度不限)的沟,这样即使天气不佳,也能达到较好的晒塘干塘的目的。一些老塘池底土壤中有大量前造养殖遗留的有机物,故在晒干后还须进行10公分~20公分深度的翻耕以提高土壤通气性,促进空气与土壤接触,充分氧化分解有机质。时间宽裕的池塘,若能拌着清塘药物一起暴晒,能让土壤得到充分的氧化分解代谢转化,对下一造养殖中后期的底质管理有很大的好处。至于水泥池、地膜池,包括一些特殊土壤(红树林土壤或碱性土壤)就无需暴晒了。

    调

    调整土壤酸碱度。这个步骤按土壤酸碱度不同又分为碱化与酸化两种情况:

    (1)碱化,即碱化土壤。首先要检测池塘土壤pH:于池底多处15公分深处的土样风干后称取20克,加入20毫升蒸馏水,彻底混合5秒~15秒,静置10分钟,反复混合静置2次~3次后,将pH计插入泥浆中,用玻棒轻轻搅拌,读取pH值(用试纸或试剂盒也可,但误差较大)。几个不同取样点的数据算得平均值即为这个池塘土壤的pH。池塘土壤pH值要保持在6.5以上才能保证有足够的二氧化碳供给藻类生长。当土壤pH≤6.5且水源碱度低时,就要碱化池塘土壤。将生石灰(50公斤~1000公斤/亩,从6.5开始,pH每降低0.5个数值,生石灰用量增加100公斤~150公斤/亩)敲碎之后均匀撒在池底(深水区域石灰用量是浅水区域的2倍~3倍)。疾病高发、长期养殖或污染严重的池塘可再翻耕10公分~15公分土壤,将石灰混入土壤,令其充分反应。

    若是沿海地区常见的红树林土壤(常见大量灰黄色斑点,排干处土壤表层呈红色,又叫酸性硫酸盐土壤,这种土壤在干燥后检测土壤含硫量≥0.75%或pH2-3即可判定),由于酸性太强,直接使用石灰很难达到碱化目的,只能在池水排干稍微干燥后立即翻耕,并马上灌注海水或地下咸水浸泡3天~10天,待pH稳定不再降低后排干,灌注咸水再次浸泡,如此反复排灌咸水浸泡池塘土壤直到pH稳定在5以上后,再将石灰按300公斤~500公斤/亩撒在池底。这种土壤由于堤岸也会渗酸,养殖中要经常检测pH,必要时干撒石灰碱化池壁或直接铺膜护坡隔离(类似广西的地膜土壤养殖)。

    (2)酸化,即酸化土壤。国内绝大多数养殖区域需要碱化土壤,但依然有一些盐碱地区(如新疆、辽宁、河北、山东等地)的土壤pH一般都会超过7.0(土壤pH7.1-8.5为轻度盐碱地,pH8.5-9.5为中度盐碱地,pH9.5以上为重度盐碱地),就不用碱化而是反过来要酸化了。

    酸化的办法是用淡水反复浸泡,每浸泡3天~10天池水pH超过8.5,就得排干重新进满水来继续浸泡,直到pH低于8.5为止。重度盐碱池塘还可用稻草10斤~50斤/亩切成碎屑倒入池中一起浸泡反应,效果更快。

    补

    营养补充。长期养殖单个品种容易导致池塘出现某些该品种必需营养元素的消耗殆尽,学术上称为“连作障碍”。所以每造进水前要有针对性调整池土营养结构。高产的池塘要求土壤pH6.5-7.5,可利用磷≥60ppm,可利用氮≥500ppm,有机质含量1.5%~2.5%,可利用有机碳与可利用氮的碳氮比为10-15。以上这些数据可通过前面的土质水质检测获得,对于新开池塘或超过两年养殖的池塘就必须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及其对应的营养调整(可施用磷肥、氮肥及有机肥来实现磷、氮、碳的补充),以免出现连作障碍。另外,对于养虾而言还须检测一些常量元素(如钙、钾、钠、镁、磷、硅等)的含量,若有严重贫乏的就须在此时添加补充进去。若是没有检测条件也可以大量使用石粉(一亩50斤~400斤)来补充水土里流失的矿物质元素,这一点随着养殖的发展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改

    生物改底。多年养殖或严重污染区域的池塘营养(尤其是氮、碳、磷营养)常常不是缺乏而是过剩(可通过水土检测得到具体数据),此时应该做的不是营养补充而是生物分解处理了。可在进水培藻前先定殖有益菌群、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生长,以提高池塘土壤的生物活性和肥力,同时消化分解过剩的营养。

    具体的操作是:先进水0.5米,用活菌数较多的芽孢杆菌按说明书1.5倍~2.0倍用量泼洒浸泡3天~5天(淤泥过深、污染严重的池塘可以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加大活菌剂量或多次排灌反复浸泡)。这种浸泡用水基本没什么太大的水质问题,所以泡完之后无需排掉。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防治十四禁忌

上一篇:

渔业:加强水质调节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