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或鹅出血性败血病,是鹅、鸭、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有时也呈现慢性病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由于病禽常常发生剧烈的腹泻症状,所以通称为禽霍乱。
1.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小杆菌,称多杀性巴氏杆菌,呈卵圆形或短杆状。用美蓝(甲基蓝)、石炭酸一品红或姬姆萨法染色后,菌体的两端部着色特别深,呈明显的两极性,在显微镜下比较容易识别。在急性病例,很容易从病鹅的血液、肝、脾等器管中分离到病原菌;在慢性病例,可以采取病鹅咽喉部分的粘液接种血液琼脂培养基或小白鼠,进行分离培养。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有四种不同的血清型。
禽巴氏杆菌对一般消毒药物的抵抗力不强,如3%臭药水,1%石炭酸或0.02%升汞都可以作消毒之用。病菌在自然干燥的情况下,很快死亡,60℃温度10分钟即行死亡。在冬季寒冷天气,死禽体内的病菌能够生存2~4个月,埋在土壤中可以生存5个月之久,在厩肥中至少存活1个月。
2.流行病学
本病的发生常为散发性流行。各种家禽和多种野鸟(麻雀、啄木鸟、白头翁等)都能感染。家禽中最易感的是鸭、鹅、鸡。
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是由于引进了带菌的家禽。这种带菌的家禽外表上并没有什么异常,但经常地或间歇地排出病原菌,污染周围环境。禽群的饲养管理不良、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长途运输、天气突变、阴雨潮湿以及禽舍通风不良等因素,都能够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病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含有多量病菌,污染了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等,从而散播疫病。狗、猫、飞禽(麻雀和鸽)、甚至人都能够机械带菌。除此之外,苍蝇、蜱和螨等,也是传播本病的媒介。
本病的传染途径一般是经由消化道和呼
吸道。消化道传染是通过摄食和饮水。
3.症状和症变
病鹅表现的症状,由于疾病的流行时期、鹅体的抵抗力以及病菌的致病力的强弱而有差异。一般可以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二种病型。
最急性型常发生在本病刚开始暴发的最初阶段。常常发现鹅群中有的鹅突然死亡,生前并不显现任何症状。
病鹅一般表现精神呆顿,尾翅下垂,打瞌睡,食欲废绝,口喝增加,鼻和口中流出粘液,呼吸困难,口张开,常常摇头,要想所蓄积在喉部的粘液排出来,所以群众把它叫做“摇头瘟”。病鹅发生剧烈腹泻,排出绿色或白色稀粪,有时混有血液,具有恶臭。病鹅往往发生瘫痪,不能行走。通常都在显现症状之后1~2天内死亡。
最急性的病鹅,死后剖检常看不到明显的病理变化。急性型死亡的病鹅,腹膜、皮下组织和腹部脂肪组织常有小点出血。肠道中以十二指肠的病变最显著,发生严重的急性卡他性肠炎或出血性肠炎,肠粘膜充血、出血,满布小出血点,肠内容物中含血液。腹腔内,特别是在气囊和肠管的表面,有一种黄色的干酪样渗出物沉积。肝脏的变化具特征性,体积肿大,色泽变淡,质地稍变坚硬,表面散布有许多灰白色、针头大的坏死点,这是禽霍乱的一个特征性的病理变化。脾脏一般不见明显变化,或稍微肿大,质地比较柔软。心外膜有程度不等的出血,特别是在心冠部脂肪组织上面的出血点最明显。心包发炎,心包囊内积有多量淡黄色液体,偶然还混有纤维素凝块。肺充血,表面有出血点,有时也可能发生肺炎的变化。
4.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症状和病变,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检验—涂片染色镜检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
5.防治
治疗禽霍乱的药物很多,效果较好的有下列几种:
①喹诺酮类:这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和吸收快等特点,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及支原体均有作用。其中最常用的是氟哌酸(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治疗禽霍乱效果很好。治疗剂量,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氟哌酸0.2克,充分混匀,连喂7天。环丙沙星,每升饮水中添加0.05克,连喂7天。
②磺胺类:磺胺噻唑(SN)、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二甲氧嘧啶(SDM)以及磺胺喹啉(SQ)等都有疗效。一般用法是在病禽饲料中添加0.5%~1%的SN或SM2,或是在饮水中混和0.1%,连续喂3~4天。或者在饲料中添加0.4%~0.5%的SDM,连续喂3~4天。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0.1%的SQ,连续喂2~3天,停药3天,再用0.05%的浓度连喂2天。
③抗生素:链霉素、土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及强力霉素等均有疗效。链霉素的剂量鹅(体重2~3千克)为每只肌肉注射100000单位,每天注射2次。或在饲料中添加005%~0.1%土霉素也有疗效。此外,肌肉注射氯霉素(每千克体重20毫克,注射1次)或金霉素(每千克体重40毫克),效果也很好。
在使用上述抗菌类药物时,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即一个鹅场如果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有些菌株对这种药物可能产生抗药性,造成疗效降低或甚至完全无效,此时必须更换其他药物。最好的办法是分离病菌做药物敏感试验(抑菌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最敏感的药物治疗病鹅。
鹅群中发生禽霍乱后,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病死家禽全部烧毁或深埋,禽舍、场地和用具彻底消毒。病禽进行隔离治疗。病群中未发病的家禽,全部喂给磺胺类或抗生素,以控制发病。健康家禽注射预防疫苗。
带菌的家禽是传播本病的主要来源,但是目前还没有简便可靠的方法检出禽群中的带菌家禽,因此只有平时加强禽场的饲养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制度,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引进种禽或苗禽时,必须从无病的禽场购买。新购进的鹅必须施行至少两个星期的隔离饲养,防止把疫病带进禽群。
预防禽霍乱的疫(菌)苗分灭活菌苗和活菌苗两类。灭活菌苗大体上分两种:第一种是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菌苗,一般兽医生物药品厂均有生产。这是一种灭活疫苗
,3月龄以上的鹅,每只肌肉注射2毫升。优点是使用安全,接种后无不良反应。缺点是免疫效果不一致,因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血清型较多,用一株细菌制造的菌苗,对其他血清型的巴氏杆菌即无效,最好是采用本场分离的菌株制造,效果确实。第二种是禽霍乱组织灭活菌苗,系用病禽的肝脏组织或用禽胚制成,接种剂量为每只肌肉注射2毫升。优点是接种安全,无不良反应,免疫谱比第一种灭活菌苗广,菌苗易保存,在室温中至少可保存6个月。缺点是菌苗用量较大,成本较高,接种后产生免疫力所需时间较长(7~10天)。灭活菌苗最大的优点,在紧急预防注射时,可同时应用药物加以控制。
活疫(菌)苗为弱毒菌株的培养物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禽霍乱活菌苗接种剂量为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比灭活苗稍长。但因活菌苗不能获得一致的致弱程度,有时在接种菌苗后鹅群会产生较强的反应,而且菌苗的保存期很短,湿苗10天后即失效。另外,可能在接种鹅群中存在带菌状态,因此,在从未发生过禽霍乱鹅场,不宜接种。目前,由于各生产单位选用的菌株和致弱方法不同,使用禽霍乱活菌苗应按瓶签说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