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棉花“简矮密”栽培技术

2019-01-04 23:35:24浏览:61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棉花“简矮密”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以转基因抗虫棉为基础,采用化学除草减少中耕、简化整枝辅以化控、宽行密植、以水调肥、综合
棉花“简矮密”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以转基因抗虫棉为基础,采用化学除草减少中耕、简化整枝辅以化控、宽行密植、以水调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项技术,实现矮化密植、增产增效的栽培目标。产量指标为每1/15公顷(1亩)产子棉200~250千克,产量结构为:密度每1/15公顷4000~6000株,每1/15公顷成铃数55000~60000个,单铃重4.0~4.5克。生育进程为:4月15~20日播种覆膜,4月底为出苗期,6月上旬为现蕾期,7月上旬为开花期,8月下旬为吐絮期,11月上旬结束摘花拔棉秆。主要栽培技术:一、播前准备1.选用良种。所选品种应具备以下特点:丰产性好,主要是结铃性强;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生育期中熟或中熟偏早;生长势强,后发性好,不早衰;抗虫性好,高抗棉铃虫。2.施足底肥。结合整地,一次性施足底肥。每1/15公顷施尿素20千克、二铵20~25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灌水造墒棉田采取先施肥后浇水的方法,养分随水下渗,只需耙地不需犁地;旱地棉田采取犁沟施肥的方法较好。3.造墒保墒。一般年份冬春雨雪少,土壤底墒不足,可采取冬灌或早春灌溉造墒措施。二、播种盖膜1.化学除草。播种前采用氟乐灵或乙草胺喷洒、拌土,每1/15公顷用量100~125克。2.行距配置。采用50厘米和90厘米大小行配置或80厘米等行距种植。3.确定播期。适宜播期在末霜前,即“冷尾暖头”。冀中南地膜棉适宜的播期为4月中旬,冀东在4月底至5月初。4.农机作业。棉种包衣或药剂拌种,采用播种覆膜机械一次性完成播种、覆膜。三、苗期管理1.补苗定苗。5月上旬在缺苗断垄处及早移栽补苗,2~3片真叶时定苗,注意剔除弱苗、病苗。2.控制虫害。出苗期如遇地老虎危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5%虫地乐1500倍液灌根,也可用WS~16型喷雾器拧去选水片喷灌。3.及早揭膜。当棉苗长到4~5片真叶时揭去地膜。四、蕾铃期管理1.浇水防早衰。6月中旬浇水是防止棉花早衰的关键措施。底肥中氮肥用量不足的棉田,可结合浇水每1/15公顷追施尿素10~15千克。2.简化整枝。7月中旬打顶心,单株留果枝11~13个。棉花精细整枝繁琐费工,可以在适当的行距、密度配置下,进行化控调节,尽量减少整枝操作。3.株形控制。塑造棉花株形有两种方式:一是去上部群尖,如果7~8月份遇连阴雨,棉株旺长,可掐去上部及营养枝顶尖。二是缩节胺化控,缩节胺用量应根据品种特性、雨水多少、棉株长势、土壤肥力等因素酌情掌握,对缩节胺敏感的品种更要把握好用量,干旱时可不用化控,多雨年份也要本着少量多次和从轻用药的原则进行,一般用量为盛蕾期每1/15公顷1.0~1.5克,初花期2~3克,盛花期3~4克,分别对水40~50千克喷洒。五、虫害防治2代棉铃虫一般不需防治,3~4代棉铃虫应根据发生程度灵活掌握。注意防治棉盲椿象、红蜘蛛、棉蓟马、棉蚜等害虫,要特别注意棉盲椿象的防治。自Bt基因抗虫棉大面积推广以来,伏蚜有加重趋势。5月中旬可用20%吡虫啉可溶剂2500~3000倍液喷雾,每1/15公顷25~30克对水60~75千克,可防治棉蚜、蓟马、盲椿象等。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液、40%擂螨2000~3000倍液防治红蜘蛛效果较好。棉铃虫较重时,可用苏云金杆菌或5%氟啶脲加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混合液喷洒,也可用40%丙溴磷喷治。六、适时采收9月份后摘取完全张开的棉铃花絮,每隔7~10天摘花1次,上午摘后晒2天,下午摘后晒1天,剔除僵瓣花,分级交售或垛存。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棉花苗期病害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征?防治技术措施是什么?

上一篇:

棉田施用基肥莫盲目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