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棉蚜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9-01-04 23:40:14浏览:35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棉蚜俗称油汁、腻虫、密虫等,是棉花的重要害虫。过去只在棉花苗期危害,进入7月份自行消亡,70年代以来,各地棉区均有“伏蚜”
棉蚜俗称油汁、腻虫、密虫等,是棉花的重要害虫。过去只在棉花苗期危害,进入7月份自行消亡,70年代以来,各地棉区均有“伏蚜”危害成灾的报道。所谓“伏蚜”是指6月下旬残留的苗蚜在伏期大量繁殖而形成的群体。棉蚜的发生,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一、形态识别1.干母:体长约62毫米,宽约1.07毫米,全体暗绿色,触角5节,约为体长的一半。2.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9毫米,宽0.65~0.86毫米,身体有黄、青、深绿、暗绿等色。触角约为体长的1/2或稍长于1/2。第六节鞭部约等于基部长的4倍,感觉圈生于第五、六节,复眼暗红色。腹管黑色或青色,长0.2~0.27毫米,粗而呈圆筒形,基部略宽。3.有翅胎生雌蚜:体第1.2~1.9毫米,宽0.45~0.62毫米,身体黄色、浅绿色或深绿色。触角比身体短,第三节上有5~8个感觉圈,排成一行,第六节的鞭部为基部长的3倍。4.无翅产卵雌蚜:体长1.28~1.4毫米,宽约0.5~0.6毫米,触角五节,感觉圈生于四、五节,后足腿节粗大,上有排列不规则的感觉圈数十个。5.有翅雄蚜:体长1.28~1.4毫米,宽约0.5~0.6毫米,触角六节,感觉圈生于三、四、五、六节。6.卵:初产时橙黄色,后转为深褐色,6天变为漆黑色,椭圆形。7.无翅若蚜:未龄若虫触角为六节,夏季体色淡黄,秋季体色灰黄,腹部背面第一、六节中侧和节二、节中侧及两侧各有白圆斑一个。8.有翅若蚜:形状同无翅若蚜、第二龄出现翅蚜,其翅蚜后半部为灰黄色。二、为害症状一般在叶片背面为害,以口器刺入棉叶表皮取食。受害后,叶片向后卷曲,植株皱缩,生长发育缓慢;棉苗在1~3叶期极易受害,严重时会影响新叶发育;4叶期后棉苗抗生增强,即使卷叶也能恢复;蕾期受害严重时果枝不伸展,幼蕾大量脱落。三、发生特点棉蚜在3~4月间在越冬寄主上孵化,繁殖2~3代后,待棉花出苗时,黄淮地区约4月下旬到5月初,产生有翅蚜,由越冬寄主迁飞到居寄主棉花上。大量繁殖后,因种群增大,食料恶化,有翅蚜大量出现,5月下旬~6月上旬,当棉花初蕾时,在棉田内进行第二迁飞,蔓延;7月上、中旬,正值棉花开花盛期,在棉田内进行第三次蔓延;第四次迁飞是从棉田迂回越冬寄主。四、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早春在越冬寄主上喷洒氧化乐果,消灭越冬寄主上的蚜虫;实行棉麦套种,棉田中播种或地边点种春玉米、高粱、油菜等;招引天敌控制棉田蚜虫;在进行间、定苗、整枝、打杈,去老叶时,应拔除多蚜的棉株,带到田外堆沤。2.药剂拌种先将棉种在“三开一凉”的温水中烫种30,后捞出稍停,再用3%的呋喃丹微粒制剂每亩1.5千克拌棉种6千克。3.药液摘心用40%久效磷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200倍液每亩用兑好的药液1~1.5千克,用喷雾器在棉苗顶心3~5厘米高处滴心1秒种,使药液似雪花盖顶状喷滴在棉苗顶心上即可。4.药液涂茎:用40%久效磷或50%甲胺磷乳油20毫升,田菁胶粉1克或聚乙烯醇2克,兑水100毫升搅匀,在成株期把药液涂在棉花的红绿交界处,点涂1~2厘米长的药带,小苗期涂麦粒大小的药斑,切忌环涂,一般药效期可达7~10天。5.苗蚜: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5~10%,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10~20%,伏蚜卷叶株率5~10%,或平均单株顶部,中部、下部3叶蚜量150~200头,及时喷洒35%赛丹乳油1500倍液或44%丙溴磷乳油1500倍液,40%、灭抗铃乳油1200倍液,43%辛氟氯氰乳油1500倍液,90%快灵可溶性粉剂35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防治伏蚜1000倍液,苗蚜2000倍液即可。6.其它防治方法①生物防治:苗期进行人工助迁飘虫,以飘治蚜,使飘蚜比在1∶150以下。②黄板诱蚜:当棉蚜向棉苗迁飞时,以棉田内插涂有废机油的黄板,可诱集大量有翅蚜,推迟田间蚜虫高峰,减少危害。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职教中心农学专业组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棉花中期要分类抓好肥水管理

上一篇:

棉花遭连阴雨应及时补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