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多措并举防治棉花苗病

2019-01-04 23:41:52浏览:59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由于棉花播种期间和出苗后雨水一直不断,导致今年的死苗要比往年严重,最严重的已经开始毁种。一、主要症状棉苗出土后,茎基部(

由于棉花播种期间和出苗后雨水一直不断,导致今年的死苗要比往年严重,最严重的已经开始毁种。

一、主要症状

棉苗出土后,茎基部(和地皮相接地方)出现黄褐色病斑,逐渐护大,凹陷、腐烂,颜色变黑褐,棉苗枯死,是典型的“立枯病”,也就是棉农俗称的“黑脖子”病。

二、死苗原因

1.播期早、气温低。据气象部门的测报,2008年4月份气温比往年平均偏低3~5℃,而大部分棉农并没有根据气温推迟播期,甚至还有的播期提前,造成棉花出苗慢,病菌侵染时间长,发病重。

2.雨水多、湿度大。棉苗出土后15天以内抵抗力最弱,遇低温、高湿苗病发生严重。今年从4月下旬开始,雨水不断,棉苗几乎泡在雨水中,根系不能呼吸。湿度太大,造成苗病的大发生,棉花苗成片死亡,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和土质黏重的棉田发病最重。

3.重茬严重。由于我省的棉花大部分都是连年种植,地里病菌数量积累过多,有益菌数量太少,导致苗病发生较重。

4.棉种包衣剂质量不过关。好多种子包衣剂都写着抗虫抗病,但棉花苗出土后既不抗病也不抗虫,病虫害大发生。

三、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需补种、毁种,或播麦套棉、夏播棉时,因当前地温低、湿度大,一定要搞好苗病的预防工作。可在播种前用高巧10毫升和益微菌剂50克拌1.5公斤棉种,对种子进行处理或二次包衣,可有效地控制重茬病害,使棉苗粗壮,苗病发病率控制在10%以下,50~60天不生蚜虫。

2.农业防治。雨过天晴后,要对棉苗采取拔土晾根的措施,降低棉苗根部湿度,提高地温,减轻病害发生;雨水太大地区,建议天晴后采取揭膜降湿保苗等措施。

3.药剂防治。对已发病和发病严重的棉田要及时用药喷淋根茎部。效果较好的药剂有瑞苗清2000倍液+益微菌剂500倍液或用瑞苗清2000倍液+碧护10000倍液,可以有效地控制死苗现象。

4.及时治蚜虫。选用持效期长的药剂防治蚜虫,如用600倍液的今好年或3000~6000乐,可达到20天以上的持效期。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棉花施肥改方法防病又增产

上一篇:

棉花花铃期肥水分类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