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中旬以来,我省沿淮及南部地区连续大范围降雨,局部地区日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我省沿江和和江淮棉区普遍遭受严重的涝灾。为促进受涝棉花尽快恢复生长,省农委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省农委专家建议,棉农要及时清理棉田“三沟”,积水田块要抓紧清理畦沟、腰沟和围沟,做到沟沟相通,及时排干田间的明水和暗水,降低湿度,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雨后2—3天,田间土壤稍干爽时,要立即对棉株出现对倒伏(斜)的田块,沿田间棉株顺倒伏(斜)的方向,轻轻将棉株扶起扶正。对过水后棉田沾满泥浆的棉叶,要喷水逐片清洗,保持叶面清洁,以促进光合作用。要结合扶株护根,开展中耕培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降低湿度,减少无效养分的消耗,促进根系的下扎。
当前,受涝田块应及时组织叶面喷肥。对扶株洗叶后的田块,可用2%左右的尿素溶液喷施叶面2—3次,增加作物营养,促进棉花尽快恢复正常生长。也可用叶面宝等营养型叶面肥喷施。后期棉田要结合苗情长势,施好花铃肥和盖顶肥。
受灾棉田一般生育期比正常棉田推迟,伏桃减少,应增加秋桃以减少产量的损失。为此,要适当推迟打顶期,江淮棉区比正常年份推迟3-5天,沿江棉区最迟不晚于8月15日。同时,强化灾后肥水管理,容易造成“水肥碰头”致使棉花旺长。应抓好以缩节胺为主体的棉田化学调控。施用缩节胺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初花期2克、打顶后3-5克。实际用量要根据具体的田块肥力的高低、密度的大小、长势的强弱灵活掌握。喷后如遇大雨,要补喷,但用量减半。
目前棉花主要虫害有棉叶螨、盲椿象、棉蓟马、斜纹夜蛾等,加强化学防治,并结合摘除卵块等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此外,对受淹时间长的绝收棉田,可根据积水排除时间和农时季节要求,及早安排改种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