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棉种植密度过稀,产量与品质下降。杂交棉推广应用近10年来,长江流域的湖北省(其它省类似)种植密度由杂交棉试种之初的1997年每亩2690株,下降到2007年的每亩1590株,减幅为40.91%。种植密度过稀,给棉花生产带来三大不利影响。
(1)浪费资源,投入增大。由于杂交棉种植密度过稀,一方面浪费了棉田前、中期的土地、光热资源;另一方面靠增施化肥快速增大棉株个体,而加大了棉花生产投入。据数百农户调查资料分析,棉花每公顷肥料投入由1997年的3217.5元,上升到2004年4158.0元,增加投入940.5元,增长22.6%。
(2)稀植大棵,风险加大。棉花稀植主要靠棉株个体优势的发挥,单株成桃相对较多,但单位面积总桃数相对减少,若遇自然灾害,很易导致棉花大幅度减产。如2003年比1997年,种植密度每公顷减少10515株,单桃成桃增加了6.12个,但公顷成桃减少16.7万个,公顷皮棉产量降低294kg。密度过稀,单株个体优势难以弥补群体不足。
(3)秋桃增多,品质下降。稀植棉花的成铃大部分集中在上部果枝和外围果节,秋桃比例增多,优质高产棉铃减少。2002-2004年通过对10个集中产棉县(市、区)种植面积较大的18个杂交棉品种品质进行定点分部位取样监测,结果显示,中部(7~12果枝)棉铃比上部(13果枝以上)棉铃单铃重增加0.4g,衣分高0.86个百分点,纤维长度长0.73mm,比强度高1.46CN·tex-1。稀植秋桃增多,纤维品质势必下降。长江流域在推广杂交棉以来,棉田种植密度在不断降低,由亩1800株降至1000株。有的田块密度已在亩1000株以下。虽在精细管理、大水大肥、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可取得较高产量,但稳产性很差,并要求高投入。在农资价格上涨,棉农投入减少和遇到自然灾害情况下,产量下降。
要增加杂交棉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提高杂交棉的种植密度。在提高抗虫杂交棉单产的前提下,棉田管理的核心策略是增加密度,减氮增钾,合理化调。提倡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和复合肥提倡用缓控释肥,增加钾肥用量,在增加密度的同时防止棉花旺长,造成下部蕾铃的脱落和烂桃,提高群体的光合性能和载铃量,依靠群体提高单产。
1、规范棉田种植方式,合理株行配置
规范湖北省棉花种植密度1800-2000株/亩; 100cm×37cm,即行距100cm,株距37cm,亩密度1800株,100cm×33cm,即行距100cm,株距33cm,密度2000株,或110cm×34cm,即行距110cm,株距34cm,亩密度1800株,110cm×30cm,即行距110cm,株距30cm,亩密度2000株。增密关键:行距固定时控制株距,必要时拉绳划记打洞移栽。
2、精选良种, 适时早播,培育壮苗
选用通过国审并适宜湖北省种植或湖北省审定的抗虫杂交棉品种。适时早播培育壮苗。麦套移栽在3月下旬-4月初,油后移栽4月20日左右播种,育苗管理按《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42/T227)执行。
3、减氮增钾稳磷补微加有机肥
按照“减氮、增钾、稳磷、补微”的原则,做到增施有机肥,氮肥适当后移,花铃肥二次施用,平衡配方施肥。
地力中等的棉田,亩施纯氮20-25kg,P2O5 10kg,K2O15-20kg,纯硼40-50克,氮磷钾的比例为1:0.4-0.5:0.8。
氮肥苗肥占5%,蕾肥25%,花铃肥50%,盖顶肥20%。钾肥底肥、追肥各占50%,磷肥全部作底肥施用。
4、全程化调
化调遵循“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在方法上要做到“看苗、看天、看地”施用。苗期对生长势差的棉苗,可用6万倍“爱密挺”喷雾,促进棉苗生长。蕾期于7-8片真叶和12-14片真叶时亩用缩节胺0.5g和1g兑水15kg喷雾。花铃期于果枝15-16层,用缩节胺1.5-2g兑水30-40kg,喷于叶面及果枝生长点。打顶后7-10天,用缩节胺2.5-3g兑水45kg喷雾,进行封顶。全生育期缩节胺亩用量为8g左右。
5、安全使用除草剂
在杂草清除上要求时间要早,效果要好。1、移栽期大田除草剂推荐使用74.4%草甘膦水剂(农民乐)、41%草甘膦水剂(农达、农旺、稼福来等)、12%草甘膦水剂(时拔克)和10%钠盐型草甘膦。使用剂量:①41%草甘膦水剂(农达、农旺、稼福来等)一般每亩用量200ml,兑水30kg,对高大和多年生宿根性杂草,如香附子、白茅、艾高等,每亩用量可提高到300-400ml,兑水量不变;②74.4%草甘膦水剂(农民乐)每亩用量75-125ml,兑水30kg;③12%草甘膦水剂(时拔克)每亩用量1000-1500ml,兑水30kg。
控草推荐使用50%乙草胺,其次可用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①50%乙草胺乳油80-100ml/亩,兑水量15kg;②48%甲草胺乳油120-150ml/亩,兑水量15kg;③60%丁草胺水乳剂60-90ml/亩,兑水量15kg;④72%异丙甲草胺60-90ml/亩,兑水量15kg。使用方法:棉花移栽前,对收获后的油菜等前作田和冬闲田按实际面积和杂草情况配药兑水喷施,对高大宿根性杂草宜用列出的上限剂量。喷雾宜用小孔片,因为雾滴细药液附着度高,不易流失,除草效果好。棉花移栽后待杂草变褐伏地枯死,即可用50%乙草胺或48%甲草胺、6%丁草胺、72%异丙草胺喷雾控草,控草时间可达50天左右。
棉花生育中后期除草剂使用按两种子模式,视情况采用,①可用41%草甘膦水剂(如农达、农旺、稼福来等)或10%胺盐型草甘膦水剂对阔叶草和尖叶草混生棉田除草防治;②可用稀禾定、烯草酮(棉生育中期因气温较高,行间除草以稀禾定和烯草酮效果相对较好)或精禾草克、盖草能等除草剂防除尖叶草。草甘膦除草(阔叶草、尖叶草混除)。使用剂量:①41%草甘膦水剂每亩用量100-200ml兑水30㎏;②10%胺盐型草甘膦水剂每亩用量1000ml,兑水30kg喷施。使用方法:在6月下旬至7月,棉苗高度达30cm以上时,带罩定向喷雾,或用1100-015规格扇形喷头喷雾。禾本科杂草专用除草剂除草。使用剂量和方法:①20%稀禾定(拿捕净)每亩用量10ml,兑水15kg喷雾;②74%烯草酮(赛乐特)每亩用量5ml,兑水15kg喷雾;③12.5%高效盖草能每亩用量7ml,兑水15kg;④5%精禾草克每亩用量5ml,兑水15kg;⑤15%精稳杀得每亩用量10ml,兑水15kg;⑥6.9%威霸每亩用量5ml,兑水15kg。
6、中耕培土,防涝防渍
加强中耕培土,达到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保持墒情,防止倒伏的目的。4月上中旬进行棉行整理,做到土松草净,后覆盖地膜。蕾期要及时搞好中耕松土、灭茬、破板结,疏通四沟,防渍防旱,促苗快发。
7、综防病虫,机防统治
苗期要严防三虫,即蜗牛、盲蝽蟓、红蜘蛛。蜗牛有暴发性、暴食性,移栽后要及时防治,盲蝽蟓防治要立足于早,统防统治,从麦林期开始抓。红蜘蛛于棉花小封行前彻底消灭。
蕾期主要防治对象为盲蝽蟓、棉蚜、棉叶螨、棉铃虫及棉花枯黄萎病。对于虫害,要加强测报,根据虫情,达到防治标准的选准农药,及时防治。棉花枯黄萎病发病田,要增施磷钾肥,提高病株的抗耐病能力,对于重病植株拨除并烧毁。
中后期加强斜纹夜蛾、三、四代棉铃虫、坚持防治盲蝽蟓,红蜘蛛,蓟马、烟粉虱、枯黄萎病等,病虫防治要坚持到9月底。
防治策略上坚持科学测报、机防统治、轮换用药、提高防效。
8、要科学采摘,防止“三丝”污染
棉花采摘按《棉花人工收获、交售加工操作技术规程》(DB/T285)严格执行。
棉铃吐絮后5-7天为最佳采摘时期,应及时抢摘烂桃,不摘露水花和笑口桃,不带壳收花。要用布袋收花,竹帘晾晒籽棉,切实做到分级、分晒、分轧、分藏、分售,严防“三丝”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