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当前棉田俩急事中耕防治棉盲蝽

2019-01-05 00:04:30浏览:97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当前,多数棉田出苗良好,苗全苗齐,正处于“放风炼苗”阶段。但笔者在国欣农研会试验田看到,一方面,由于前期降雨,棉田湿度过

当前,多数棉田出苗良好,苗全苗齐,正处于“放风炼苗”阶段。但笔者在国欣农研会试验田看到,一方面,由于前期降雨,棉田湿度过大,地表板结,急需中耕破除板结;另一方面,笔者在棉苗中,已经发现被棉盲蝽危害的情况,需要抓紧进行防控。

一、棉田抓紧中耕

由于北方大部地区近期降雨频繁,棉田土壤湿度过大,地表板结,透气性极差,气温低,不利于棉苗健壮生长。在地势不平地,洼处积水,土壤泥泞。在这种环境下,极利于棉苗立枯病的发生发展,一旦暴发,无药可控;倘造成部分死苗缺苗,将使全年管理被动。笔者近日就在试验田开始发现了棉苗立枯病发病株和造成的死苗。

棉田管理的当务之急是趁降雨间歇在行间进行机器中耕,这是苗期必行的最重要作业。无论大规模植棉或是小面积植棉都不应例外。不要心疼机器转弯压几棵苗,好处远大于损失:中耕可使棉苗根部通气,提高地温,抑制病菌繁衍危害,促使根茎部尽早木质化;这是防治棉苗立枯病唯一可行措施;中耕可破除棉田板结,降雨后使雨水就地下渗,防止地表迳流;避免高处不解渴、洼处反复受淹。还利于将全部降水贮存于土中,备旱时利用;机器中耕省人工、效率高,并保证作业质量;促进棉苗主根下扎、根系发育,为建造棉株强大根系、增强吸水吸肥能力打好基础;铲除行间小草,预防草荒;利于行间施肥。

中耕不能只进行一次,一旦雨后造成地表板结,就应及时破除。绝不能因简化栽培,将中耕作业省掉。

二、防控一二代棉盲蝽

棉盲蝽一年发生世代多(北方5代),成虫寿命长(雌虫40-50天),产卵数量大(第一代每头雌虫产卵250-300粒),因此常形成世代重叠;加之成虫飞翔力强,棉株初期受害不易查觉,有时打药受天气干扰,所以防治难度较大。若做到有较大把握,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经验。其中,做好一、二代监控防治,压低前期虫源,是关键措施之一。所以,治好棉盲蝽主要靠腿、靠眼、靠脑,而不是主要靠背喷雾器。

棉盲蝽寄主较多,据资料介绍和笔者近十几年观察,除棉花外,在河北以枣树和苜蓿为其最爱,杂草中以藜类(俗称灰菜)和蒿类为其最爱。每年9月以后,以卵在棉株和寄主残体或根部越冬,也可在土中和树皮内越冬。去冬北方大部棉区降雪很少,气温较高,较好保证了棉盲蝽安全越冬;加之春季降雨较多,杂草生出较早,为棉盲蝽提早孵化、大量孵化、若虫活跃,提供了有利条件。笔者近日观察到,在去年棉田地边的灰菜中,几乎都见到1-3龄很活跃的棉盲蝽若虫,待化为成虫后,则大量迁飞至棉田;靠近地边、房边、草边、树边的棉苗,现已受到盲蝽危害,典型症状是刚出的幼嫩真叶出现黑点和黑斑(如上图)。若生长点受害,日后则形成无头棉或多头棉。应引起植棉户的高度警觉。

当前棉盲蝽虫源大量隐藏在地边杂草中,若虫怕裸露。所以,铲除地边和棉田杂草结合治虫更重要。发现受害棉苗,不必全田打药。应在调查观察基础上,择边喷药。若虫早晚危害棉苗,白天则蒇匿。无露水天可早晚打药,阴天可全天打药。用有机磷类农药就可控制住,不必高价求购“高精新农药”或“通治农药”。在植棉面临高成本、低收益的新形势下,治虫上不应多花一元钱。

笔者多次强调:新形势下植棉,一定要克服盲目性,一切作业都要在及时了解“三情(地情、棉情、病虫情)”的基础上进行。了解“三情”就是补上智力植棉短板。不光是背喷雾器打药叫劳动,了解“三情”,也是劳动,也是管棉,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管棉。治虫此理,其他作业也同此理。笔者坚信:当前植棉成本高、收益低的难题,通过补上智力短板,一定能够解决。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确定棉花密度四要素

上一篇:

棉花不同生育期对养分吸收有何变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