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农田自动化播种灌溉百分百

2019-01-05 15:05:02浏览:47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近日,新疆农一师三团与中国农业工程信息中心达成数字农业应用推广合作意向,标志着该团向信息化团场又迈进了一步。据了解,此次
近日,新疆农一师三团与中国农业工程信息中心达成数字农业应用推广合作意向,标志着该团向信息化团场又迈进了一步。据了解,此次三团将与中国工程信息中心合作成立数字农业应用推广研究所,主要合作研制变量施肥机、光谱识别除草机、变量调压叶面 喷雾机、电导养分测试机、GPS取土样车、卫星GPS图像技术等,为高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和改善环境作出努力。三团是国家重点商品棉生产基地、国家优质棉核心示范区。进入新世纪,该团先后投资1998万元,在农业生产中逐步引进推广了可视化农业视频监测系统、政务公开查询系统、会计电算化报账系统、物资供应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农产品销售管理系统、机载地理卫星产量模型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的自动监测、微机决策平衡施肥系统、水量遥测系统、自动化测肥水微机渗灌系统以及自动气象站等12项高新技术,共同构成了农业信息技术管理应用系统,为中国的“精准农业”做了最好的诠释。三团开展的棉铃虫自动监测系统试验,可以准确预报棉铃虫发生规律,提供防治依据。全团11.2万亩棉田的虫害发生率由2002年的7.8%降至现在的0.2%以内,为棉花增产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全团籽棉总产达4930万公斤,较上年增长19%。2002年,因冰雹灾害,三团11.2万亩棉花100%重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2003年,团场投资60万元建设了自动化气象站,全年预报灾害性天气过程82次,有效避免了23次冰雹灾害。为提高科技水平,三团还投入18万元,引进美国凯斯公司精准农业系统(简称AFS)安装在采棉机上。据了解,该系统是当今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精准农业系统之一,其在采棉机上主要部件有卫星信号接收天线、数据卡、图形软件检测显示屏及各相关工作部位的传感器。在采棉作业过程中,采棉机收获棉花同时采集产量分布数据,利用AFS产量监测器和全球差分卫星定位系统将各个点的产量、湿度等资料通过采棉机上的传感器存入电脑数据卡中,由数据分析软件绘制地块产量分布图,建成一个变量施肥、变量播种和变量喷药指导图,为农工提供“农作处方”,以最少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或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据悉,三团计划明年建设10万亩机采棉基地,6台采棉机全部应用AFS地理卫星测产系统,全面推广精准农业技术。随着12项信息系统安装、调试工作的完成,兵团农一师三团职工实现了与信息技术的“零距离”接触。该团所开垦的20万亩农田的播种、灌溉,已实现了100%的自动化。如今足不出户,三团农工便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体系视频数据完成农业信息监测采集分析,实时、 远程观测农作物生长、病虫害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网络化监视管理功能。农工开口就是“微机决策平衡施肥”“遥感信息技术”“视频农业”等新名词。信息技术成了农工致富的“ 金钥匙”。农一师三团引进的农业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实施农业信息视频技术。在条田架设4架摄像机,对农作物生产状态进行宏观和微观观测,通过无线通讯设施,将所采集的视频信息传输到连部管理室,进而通过数模转换利用团场计算机网络传输到团部中心机房进行存贮,供团领导及科研人员进行监测与分析棉花生育进程、虫害发生分布、社区管理等用途。农产品销售管理系统。使籽棉密码检验程序、电子磅过秤结算和职工售棉卡形成一个信息系统,与局域网相联,便于职工查询交售籽棉数量、等级、杂质、水分等项目,及时与连 队结算。农作物病虫害的自动监测。测报棉铃虫发生规律,通过网络传输给各单位技术人员,为垦区棉铃虫防治提供信息。微机决策平衡施肥系统。根据土壤养分及棉花生长的氮、磷、钾需求量,形成各条田信息,供全团查询施肥方案。水量遥测系统。各闸点将传感器采集的水位、水量、雨量等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水管所。数据经水管所分析、处理后,向各闸点发布水情调度指令,并对用户用水量自动记录、结算。自动化测肥水微机渗灌系统。应用张力计采集土壤水份信息,采用微机无线遥感技术,实行电磁阀自动控制开关,管理施肥、灌溉,亩节水80方,节水23%;节肥5.2公斤,节肥7.4%。自动气象站。实时自动获取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雨量、田间蒸发量、日照辐射和卫星云图,通过团信息网络平台发布到各个用户站点,以便全团及时掌握天气变化,监 视灾害性天气,进行有效防御。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大花美人蕉

上一篇:

大花酢浆草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