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鹅掌楸

2019-01-05 15:33:00浏览:62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鹅掌楸又叫马褂木,这是因为鹅掌楸的叶片就像挂在树梢上的小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

    鹅掌楸又叫马褂木,这是因为鹅掌楸的叶片就像挂在树梢上的小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鹅掌楸属于木兰科,为落叶乔木,树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叶互生,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聚合果纺锤形,长6-8厘米,直径1.5-2厘米。坚果有翅,连翅长2.5-3.5厘米。 鹅掌楸是一种具有一亿年以上历史的古老的被子植物。鹅掌楸在中生代侏罗纪晚期生长在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北欧、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地。到了新生代第三纪,鹅掌楸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第四纪冰川以后仅在我国的南方和美国的东南部有分布,成了孑遗植物。因此,我国的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都是十分古老的树种,它们对于研究东亚植物区系和北美植物区系的关系,对于探讨北半球地质和气候的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种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西和云南等省零星分布。对产地野生大树应严加保护,同时大力发展园林绿化植树。本种具有观赏价值,木材通直,材质细密,韧性强,亦是较好的材用树种。

    【别名】马挂木、双飘树

    【来源】木兰科木兰属植物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以根、树皮入药。夏秋采树皮;秋采根,晒干。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用于风湿关节痛,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根或树皮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Sarg

    英文名:China Tuliptree

    科名:木兰科 Magnoliaceae

    落叶乔木,高达16米;小枝灰或灰褐色。叶马褂状,长4一18厘米,宽5—19厘米,每边常有2裂片,背面粉白色;叶柄长4—8厘米。花杯状,直径4—6厘米;花被片淡绿色,内面近基部淡黄色,长3—4厘米:雄蕊和心皮多数,花药长10—15毫米。聚合果纺锤形,长7—9厘米,小坚果有翅,顶端钝。花期5月。

    原产江西庐山,叶形奇特,是较珍贵的庭园观赏树种,苏南各地多有栽培;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

    树皮入药,祛风湿。用播种或插条繁殖。对二氧化硫等抗性中等,可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栽植。

木兰科鹅掌楸属树种在自然界现仅存两个种,一个种称北美鹅掌楸自然分布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主要集中生长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南部;另一个种称鹅掌楸,原产中国,由于叶形如中国的马褂,又称中国马褂木。鹅掌楸生长迅速,干形直,木材用途广,叶和花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高级绿化树种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现存资源十分稀少,已被我国列为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树种。

鹅掌楸在我国的分布

鹅掌楸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区东起浙江省青天县,向西直至云南省金平县,北界为陕西省紫阳县,向南也至云南省金平县,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大多在海拔600-1500m之间的低山地零星生长。据调查我国的11个省84个县有鹅掌楸自然分布,包括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但一般东部、中南部较分散,而西部相对较集中。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先后栽种到河南、湖北、湖南、山东、陕西、北京等省市部分地区,普遍生长良好。如河南商城县引种栽植的鹅掌楸,25年生树高已达25m,胸径35cm,西安植物园引种的鹅掌楸,3年生树高为2.55m,地径3.6cm,并能安全越冬;湖南省汉寿县从南京林业大学引种的杂种鹅掌楸7个家系,生长良好,10年生平均树高达15.01-15.42m,平均胸径24.73-26.65cm,单株平均材积为0.3374-0.4069m3;北京植物园和中国林科院内早期引种的杂种鹅掌楸,不仅生长较好,而且已正常开花。以上都表明鹅掌楸和杂种鹅掌楸适合额栽种的范围较广,已远远超出罗勒原有自然分布区。

鹅掌楸濒危的原因

鹅掌楸在自然条件下,种子饱满率一般不到15%,而种子发芽率仅在5%以下,造成这种低结实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鹅掌楸为虫媒花植物,但花色单调,花瓣为绿色,缺乏对多数昆虫的招引力,花期又一般多在4-5月份,正值长江流域多雨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偶遇低温,妨碍了昆虫正常活动,因而也常影响花粉的传播和受精,降低了天然的结实率。樊汝文、尹增芳、周坚等系统观察了鹅掌楸的花芽分化以及果实成熟达到整个发育过程。鹅掌楸属雌雄同株同花,通常雌蕊早熟于花瓣展开之前,而这时雄蕊尚未成熟,存在自花授粉隔离机制;花瓣展开后,柱头又很快变褐,可受气极短,雌雄配子败育现象普遍存在,且存在花粉管生长受阻,胚和胚乳发育不协调等现象。故生殖生物学障碍是导致鹅掌楸结实率低而濒危的主要原因。

除上述由于花部构造特化和受精过程的遗传障碍而大大地降低天然结实率外,现存种群达到规模极小,资源配置不合理,长期异交繁殖在基因库中必然积累大量隐性有害基因,居群内个体间近交系数增大,而发生自交,遗传漂变等也影响种群生存能力。又根据Parkws和Wendel对来自安徽、江西鹅掌楸种子同功酶分析,我国鹅掌楸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北美鹅掌楸。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结实率。
 
再从生态角度分析,贺善安等认为原由适生环境已遭严重破坏,鹅掌楸长期处于非适宜生境中,也是导致该物种趋向濒危的原因之一。

采取措施保护鹅掌楸

朱晓琴等认为鹅掌楸种群大多处于不利的生境,但仍具有较高水平遗传多样性,对一个具有复杂遗传结构的濒危物种的保护应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制止乱砍乱伐,努力保存现有的居群和个体,在原地保护基础上,创造一个较适宜的生境。还可认为迁地创造大居群、大空间,给该物种提供基因交流和重组条件,组织目前各孤立小居群由于遗传漂变以及近亲交配而 引起的遗传多样性降低。王章荣还认为中国鹅掌楸基因资源的保护应以迁地保存为主,建议在我国的华东,中南和西南选择适宜地点,分别建立基因库,保存我国现有自然资源,同时选择优良种群,人为促进天然更新措施,进行就地保存。还应开展种群间的交配,促进基因交流,拓宽该树种的遗传基础。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北美鹅掌楸引种栽植在我国的南京、昆明、青岛、庐山、杭州、上海等地,但数量极少。1991年鹅掌楸作为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阔叶树课题的主要树种,中国首次有规模引种多个北美鹅掌楸南部种源,并开展了全分布区的地理种源试验。根据李健民等报道,北美鹅掌楸种源在福建邵武试验点试验结果,北美鹅掌楸根系不发达,人工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不高,造林后植株死亡率都高于我国鹅掌楸,大面积造林似成总是。他们认为引种北美鹅掌楸的目的在于丰富种间杂交育种资源,而不在于丰富本地区的造林树种,在引种5个北美鹅掌楸参试种源中,来自较内陆的密苏里(Missouri)种源表现最好,可用作种间杂交育种的亲本种群。
 
杂交育种及发展前景

1963年,我国已故著名育种学家叶培忠教授利用20世纪30年代从北美引种在南京明教陵的一株北美鹅掌楸与中国马褂木杂交获得成功,此后的30多年,经几代人的努力证实,北美鹅掌楸与中国马褂木杂交亲和性,杂种鹅掌楸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除保留了亲本叶形奇特、花期长、凋落物无污染等优点外,还具有比亲和叶更大、花色更艳丽、速生、抗逆性强、适应范围更广,几乎无病虫害等优良性状,是极佳的园林绿化树种。同时也是制浆造纸、胶合板和其他工业用材的优良用材树种。杂种鹅掌楸已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山东、陕西、北京等地试种,表现较强适应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绿化美化,特别北京市申奥成功,预计近几年需求量将会剧增,现供需矛盾已很突出,供不应求,缺口较大。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小叶女贞

上一篇:

金银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