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处理。土壤处理即是在杂草未出苗前,将除草剂喷撒于土壤表层或喷撒后通过混土操作将除草剂拌入土壤中,建立起一层除草剂封闭层,也称土壤封闭处理。
土壤处理剂的药效和对作物的安全性受土壤的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量和整地质量等因素影响。由于沙土吸附除草剂的能力比壤土差,所以,除草剂的使用量在沙土地应比在壤土地少。从对作物的安全性来考虑,在沙土地,除草剂易被淋溶到作物根层,从而产生药害,所以在沙土地使用除草剂要特别注意,掌握好用药量,以免发生药害。土壤有机质对除草剂的吸附能力强,从而降低除草剂的活性。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时,为了保证药效,应加大除草剂的使用量。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处理除草剂的活性影响极大。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除草剂的药效发挥。反之,土壤含水量低,土表干燥,则不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在干旱季节施用除草剂,应加大用水量,或在施药前后灌一次水,以保证除草效果。整地质量好,土壤颗粒小,有利于喷施的除草剂形成连续完整的药膜,提高封闭作用。
二.除草剂的不同土壤处理方法:
①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前土壤处理是在播前或移栽前,杂草未出苗时喷施除草剂或拌毒土撒施于田中。施用易挥发或易光解的除草剂(如氟乐灵)还须混土。有些除草剂虽然挥发性不强,但为了使杂草根部接触到药剂,施用后也混土,以保证药效。混土深度一般为4~6厘米。
②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是在作物播种后作物和杂草出苗前将除草剂均匀喷施于土表。适用于经杂草根和幼芽吸收的除草剂,如酰胺类、三氮苯类和取代脲类等。
③作物苗后土壤处理。在作物苗期,杂草还未出苗时将除草剂均匀喷施于土表。
(2)茎叶处理。茎叶处理是将除草剂药液均匀喷洒于已出苗的杂草茎叶上。茎叶处理除草剂的选择性主要是通过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选择来实现除草保苗的。茎叶处理受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小,可看草施药,具灵活、机动性,但持效期短,大多只能杀死已出苗的杂草。有些苗后处理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受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在干旱时,除草效果下降。把握好茎叶处理的施药时期是达到良好除草效果的关键,施药过早,大部分杂草尚未出土,难以收到良好效果;施药过迟,杂草对除草剂的耐药性增强、除草效果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