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如何科学施用水溶肥料?

2019-01-05 23:37:33浏览:34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水溶肥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怎样科学施用水溶肥料?  与传统肥料相比,

  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水溶肥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怎样科学施用水溶肥料?

  与传统肥料相比,水溶肥料配方多样,施用方法也非常灵活,可以土壤浇灌,让植物根部全面接触到肥料;可以叶面喷施,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可以滴灌和无土栽培,节约灌溉水并提高生产效率。为使水溶肥料的使用获得最好效果,应把握以下事项。

  选择效益较高的作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有蔬菜、果树、花卉、粮食、棉、油等各类作物的专用水溶肥料。但是,相对于固体肥料而言,水溶肥料价格要高出很多,因此在选择施用作物时,最好以草莓、蔬菜和水果等效益较高作物为对象,以便获得最佳效益;大田作物由于效益较低,一般不要施用水溶肥料(小麦上喷施磷酸二氢钾除外)。

  掌握施肥技巧

  1.切忌直接冲施,采取二次稀释法。由于水溶性肥料有别于一般的复合肥料,所以不要按照常规方法施用,以避免因施肥不均匀带来的烧苗伤根现象。二次稀释不仅利于肥料施用均匀,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2.严格控制施肥量。水溶肥比一般复合肥养分含量高,用量相对较少。由于其速效性强,难以在土壤中长期存留,所以要严格控制施肥量,避免肥料流失。

  3.尽量单用或与非碱性农药混用。比如在蔬菜出现缺素症或根系生长不良时,不少农民多采用喷施水溶肥的方法加以缓解。在此提醒农民朋友,水溶肥要尽量单独施用或与非碱性农药混用,以免金属离子起反应产生沉淀,造成叶片肥害或药害。

  合理掌握用量和次数

  1.少量多次施用。这是施用水溶肥料最为重要的原则,因为这种方法不仅符合植物根系不间断吸收养分的特点,也符合水溶肥料养分易流失的特点。少量多次施用,还可以大大提高水溶肥料的利用率。

  2.注意养分平衡。水溶肥料一般采取浇施、喷施或者将其混入水中,随同灌溉(滴灌、喷灌)施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采用滴灌施肥时,由于根系生长密集、量大,这时对土壤的养分供应依赖性减小,更多依赖于通过滴灌提供的养分。对养分的合理比例和浓度有更高要求。如果配方不平衡,会影响作物生长。另外,水溶肥千万不要随大水漫灌或流水灌溉等传统灌溉方法施用,以避免肥料浪费和施用不均。

  3.安全施用,防止烧伤叶片和根系。水溶肥施用不当,特别是随同喷灌和微喷一同施用时,极容易出现烧叶、烧根的现象。根本原因,就是肥料溶度过高。因此,在调配肥料浓度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浓度进行调配。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水源盐分不同,同样的浓度在个别地区会发生烧伤叶片和根系的现象。生产中最保险的办法,就是通过肥料浓度试验,找到本地区适宜的肥料浓度。

  滴灌施用注意事项

  水溶肥随同滴灌施用,是目前生产中最为常见的方法。

  1.掐头去尾。先滴清水,等管道充满水后加入肥料,以避免前段无肥;施肥结束后立刻滴清水20-30分钟,将管道中残留的肥液全部排出(可用电导率仪监测是否彻底排出);如不洗管,可能会在滴头处生长青苔、藻类等低等植物或微生物,堵塞滴头,损坏设备。

  2.防止地表盐分积累。大棚或温室长期用滴灌施肥,会造成地表盐分累积,影响根系生长。可采用膜下滴灌抑制盐分向表层迁移。

  3.做到均匀。在注意均匀性滴灌施肥的原则上施肥越慢越好。特别是对在土壤中移动性差的元素(如磷),延长施肥时间,可以极大地提高难移动养分的利用率。在旱季滴灌施肥,建议施肥时间2-3小时完成。在土壤不缺水的情况下,在保证均匀度的前提下,越快越好。

  4.避免过量灌溉。以施肥为主要目的灌溉时,达到根层深度湿润即可。不同的作物根层深度差异很大,可以用铲随时挖开土壤了解根层的具体深度。过量灌溉不仅浪费水,还会使养分渗析到根层以下,作物不能吸收,浪费肥料;特别是尿素、硝态氮肥(如硝酸钾、硝酸铵钙、硝基磷肥及含有硝态氮的水溶性肥)极容易随水流失。

  5.配合施用。水溶肥料为速效肥料,只能作为追肥。特别是在常规的农业生产中,水溶肥是不能替代其它常规肥料的。因此,生产中要做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水溶肥与常规肥相结合,以便降低成本,发挥各种肥料的优势。

  科学施用水溶肥料的方法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小麦叶面肥如何使用

上一篇:

作物施肥要因物施用才科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