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预防方法多种多样,每个公司都会根据自身产品,做出一些相应的方案,一方面可以比较使用后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就是在都有效的情况下,还要计算成本的可行性。有些预防的方法,用在名特优养殖上可行,一旦换到常规品种上,考虑到成本就未必可行了。所以,预防鱼病,既要考虑成效,还要考虑成本,同时还要考虑使用的便捷性。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跟大家分享一些实用性强、投入低、回报高的疾病预防方法。
改底
不同池塘的改底:新建鱼塘,水里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由于藻类没有培育起来,所以产氧往往不足,一旦大量投料,池底就会积累大量的有机质。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藻类产氧不足,很容易造成底部缺氧,加之养殖者容易疏忽新塘的改底工作,不能及时补充微生物,时间稍长,底部的水质就会恶化,甚至发臭,这是因为水体自净能力过低,缓冲能力有限造成的。当遇天气突变时,这些水质不好的池塘中的鱼就相对容易发病。老塘,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但由于长期投饵,池塘底部同样会残留大量残饵,且淤泥中有毒有害物质较新塘更多,这种情况更应多调水改底。
推荐处理方法:定期补充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根据投料的多少,一周至半个月至少要补充一次,不超过一个月改一次底。
从反馈的数据中发现,添加微生物制剂分解掉残饵粪便,确实可以有效地预防因为水质所引发的大面积死鱼。
不同深度水体的改底:实践发现,养殖水体水深2米~3米,改底效果比较理想;低于2米,或是超过3米,相比较而言就要差一些,决定因素就是光照和水体载鱼量。
水过浅,1米或2米水深的载鱼量相对少一些;其次水过浅,水温升高或降低受光照或地热影响大,温差相对也大,底部环境恶化更快。比如,一些虾蟹养殖塘,夏天温度升高时,底部容易酸败。对于浅水,改底产品不管是水剂、粉剂,还是颗粒,都可以用。
水库、沙坑塘等水深超过3米的养殖水域,很多人就觉得没必要去处理底质。然而,很多例子告诉我们,这种水体改底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成都周边利用沙坑塘养殖的水域,冬天或开春,或是七八月份大幅降温时就会出现大批量死鱼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水越深,水温分层现象越明显。当气温突变打破水体水温跃层时,池底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上浮至水面,导致鱼类中毒死亡。
推荐处理方法:水温低时,主要推荐使用过硫酸氢钾片剂或强氧化剂,多次使用;水温正常时,先改底,再用芽孢杆菌调水。
控制透明度
养殖水域透明度一般在30厘米~40厘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养殖。
透明度过低,主要是因为水体中悬浮物过多,耗氧增加,使水体缺氧,导致各种问题出现,如氨氮不能正常转换为硝态氮,使得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从而引起鱼类中毒;其次,透明度过低影响藻类光合作用,一旦遇上连续阴雨天,光照进一步减弱,此时极易出现倒藻,进而有害藻类会释放毒素,造成养殖鱼类中毒死亡,如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和三毛金藻倒藻后发生的鱼类死亡现象。
推荐使用方法:使用芽孢杆菌分解有机质,降低有机质对养殖水体溶氧的消耗,同时把分解后的有机质作为藻类同化吸收的营养,促进藻类生长,在光合作用中大量产氧,预防疾病的同时,增加花白鲢的饵料;控制饲料投喂量,不要过多,或是补充乳酸菌,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
透明度过高的影响:水体中缺乏藻种、缺乏藻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水体药残或重金属含量超标、水体pH过低或水的硬度太大、水体浮游动物过多等因素会使浮游植物数量减少,导致水体透明度过高,从而使池塘产氧能力降低,养殖品种易缺氧且加剧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没有多样性生物竞争,易长青苔,对苗种危害最大。
推荐使用方法:施用有机肥进行肥水,补充施入EM菌种和芽孢杆菌;引入周边池塘含藻丰富的水体或泼洒藻种,如优球藻,搭配营养全面的肥水产品,如氨基酸肥水膏和磷肥,在此基础上添加活化剂;对于酸性水体可定期施用适量生石灰中和酸性水体后,进行肥水操作;浮游动物过多,则用车轮指环杀在傍晚沿池边局部泼洒或白天全池泼洒后,解毒。
增强免疫力
补充多糖类产品,以提高鱼体的免疫力,已是行业内普遍的做法,并且这种方法已得到大量养殖户的验证和认可。如,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酵母、免疫增强剂,再配合乳酸菌内服,可预防草鱼黑头瘟,提高小草鱼的成活率,并且小草鱼的肠壁还会增厚,增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增加溶氧
充足的溶氧是保证鱼类健康、快速生长的前提,而且还能为鱼类的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如辅助判断藻菌平衡:养殖水体发黄,水体中悬浮有机质多而藻类偏少,则是由于缺乏有益微生物的分解,藻类不能同化吸收这些有机质的营养,藻类繁殖不起来,出现产氧不足;辅助判断鱼类鳃部疾病:有些时候,明明检测水体中溶氧充足,可就是有鱼出现暗浮头或是缺氧,用排除法,排除藻类毒素、离子毒素外,就可以得出鱼的鳃部有问题。
池塘溶氧过低:最直接的影响是使鱼类出现浮头、泛塘;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不能正常转化,有毒有害物质积累,致病菌大量繁殖,鱼患病的概率增加;影响鱼类吃食,阻碍生长;增加低温期和高温期时发生水温分层时施用杀虫药的风险。
溶氧过高:易导致鱼类,特别是苗种气泡病的发生。
推荐使用方法:定时使用增氧机增氧,同时打破水体分层,根据池塘大小、养殖品种等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增氧机;使用增氧颗粒,通过氧化底部的还原性有机物,达到改善底质的目的;用底改把底部耗氧的有机质氧化掉,或是使用芽孢调节水质,分解有机质,减少了消耗氧气的源头,促进藻类生长产氧,同时还为花白鲢提供饵料。
总之,鱼病预防的重点还是水质的调节,鱼每天都在吃料,时时刻刻都在排泄,只有定期将这些污染水质的潜在因素及时通过微生物分解,才能从源头去减少鱼病的发生;而对于一些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内服一些免疫增强剂,也是现阶段在实践中探索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