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的人士都知道棉铃虫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害虫,让人们对它很是讨厌,不仅吃棉花,还吃玉米、大豆、花生等200多种作物。棉铃虫还十分狡猾,它喜欢把卵产在作物营养最丰富的部位,如花、果实的旁边,便于后代生存繁衍。在棉花主产区,5月份,棉铃虫把卵产在麦穗上。到6月份,棉花现蕾,蛾子就飞到棉花上,这时只有棉花可以给它提供生存条件,没想到这些棉花都有抗虫基因,能源源不断释放“农药”,大批杀死棉铃虫。
在转基因抗虫棉面世之前,人们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制成生物农药,世界上已经使用100多年了。但它杀虫效果差,因为遇到下雨或者光照,它就失去活性。后来,科学家就把它的杀虫基因转入棉花,让棉花里时刻都有能杀死棉铃虫的“农药”.经过几年循环,棉铃虫的数量急剧下降,不仅保护了棉花生产,还保护了其他农作物,对整个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有裨益。
从1996年起,吴孔明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在河北廊坊的科研基地开始了对抗虫棉治虫机理以及对环境安全的长期跟踪研究。数据表明,从1992年到1997年,大田的棉铃虫数量很多,1998年到2003年,棉铃虫数量开始下降,从2003年至今,棉铃虫数量已经非常低,转基因抗虫棉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