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汛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决定棉花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时期。但是,此阶段天气变化大、灾害频发,如旱涝、冰雹等较常出现,常常给棉花生产造成一定危害。生产实践证明,要夺取棉花优质高产,进入汛期科学管理是关键。
一、适期化控:进入汛期后,棉株极易发生疯长,引起蕾铃脱落,而及时用缩节胺或助壮素化控可稳定棉株生长,改善株型,多结蕾铃。其方法是:雨季初期棉花初开花时,每亩用助壮素6-8毫升或缩节胺1.5-2克,加水25-28千克配成60-70毫克/千克液喷雾。进入雨季中期(约在7月底8月初),每亩用缩节胺3克左右,对水30-40千克喷施。注意,喷缩节胺不同于打农药,要求每株顶部或果枝顶部着药均匀,水量少,以不滴水为准。一般要求在下午3时以后或在上午10时以前喷施,以防高温蒸发。若喷后遇大雨,应补喷,但用量减半。
二、控制肥水。进入雨季,棉株既长枝叶又增蕾结铃,对肥水的要求达一生高峰,应适时追肥,谨防脱肥早衰。但由于雨季雨水充足,极利于各种肥效的发挥而导致棉株旺长、疯长。为此,追肥要做到:对底肥充足,苗肥量大的棉田,应少施或不施,并注意清沟沥水,严防渍涝;对棉株发育迟缓,红茎到顶,叶小色黄的棉田宜早施并加大肥料用量,如尿素用量为每亩8千克左右。另外,若发生连续干旱,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时,应适时隔沟浇水。
三、去赘芽及打顶心。由于雨季棉株生长加快,其赘芽也易发生。为此,应于雨停间隙及时将赘芽抹掉。当棉株长至预定株型及果枝数时,为打破和抑制顶端生长优势,减少上部无效果枝对养分的消耗,促进棉铃发育等,应适时(约在7月中下旬)打顶。
四、及时防治病虫。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与否,和雨季雨量状况关系极大。如若干旱就不利于棉铃虫卵的孵化和幼虫发育,但降水多雨量大也会阻碍其卵的孵化,尤其是暴雨对虫卵及初孵幼虫有较强的冲刷作用。倘若雨季降水少而均匀,则利于棉铃虫暴发流行。若雨季降水少、干旱严重,则利于红蜘蛛繁衍危害。相反,若雨季出现连续阴雨,棉株疯长且严重,田间排水不良,棉株极易患枯、黄萎病,同时又引发烂铃病出现等。因此,棉花病虫害的防治,结合雨季的天气情况,合理选择农药,科学防治,方能事半功倍。
五、及时防治自然灾害。进入雨季后,诸如干旱、渍涝、冰雹、大风等灾害极易发生,要在加强防御的基础上,对无法抗拒的灾害,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换救,以减轻危害。如对于冰雹危害后的棉田应及时灌水追肥,促其尽快恢复生机,其次是及时整枝打顶、化控、并防治病虫害。对于受涝灾后的棉花,一是及时清理,疏通排水系统,排除积水;其次是中耕松土,及时追肥,增施速效肥,防止脱肥早衰;还要搞好田间调查,适时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