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稻白粉虱的症状及防治

2019-01-06 17:42:10浏览:8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学名 :Aleurocybotus indicus David et Subramaniam同翅目,粉虱科。异名Bemisia sp.分布1991年在福建省闽中、闽东稻区发现

  学名 :Aleurocybotus indicus David et Subramaniam同翅目,粉虱科。异名Bemisia sp.分布1991年在福建省闽中、闽东稻区发现。近年湖南稻田普遍发生。


  寄主 :水稻,是水稻上新害虫。


  为害特点 :成、若虫用口针插入叶肉吸食稻叶汁液,造成稻叶变黑、枯萎霉烂或诱发煤烟病,严重威胁水稻生产。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约0.71mm,雄虫约0.64mm,初羽化成虫于5—6天后身体及翅面分泌出白色蜡粉覆盖。一龄若虫体长0.29mm,胸足3对,触角发达,虫体浅黄绿色,扁平椭圆形,虫体外缘具刺毛18对,且前后端刺毛较两侧刺毛粗长,进入二龄后触角和足退化。二、三龄若虫体长0.34mm和0.57mm。蛹壳长约0.92mm,宽0.38mm,椭圆形,背面前端具刺毛4—6根,多为4根,具“上”蜕裂线,后端具刺毛4根。


  生活习性 :湖南年生6代,福建7代,以第7代拟蛹和成虫在马唐、千金子、狗牙根、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及落谷苗的叶背面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气温升至16℃时,早播秧田上出现成虫,第1—4代为害双季早稻,3代是主害代。平均气温26.8℃,相对湿度72%,卵期9—12天,一龄若虫2—3天,二龄3—5天,三龄4—6天,假蛹6—8天,成虫产卵前期1—2天,成虫寿命9—21天。3—6代为害单季中稻,4—5代是主害代。5—6代为害双季晚稻,第5代是主害代。3—5代出现世代重叠。孕穗至灌浆期受害重。稻田灌深水、杂草多、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茂盛、无效分蘖多、通风不良受害重。7—8月高温干旱受害重。天敌有蜘蛛、蚂蚁、隐翅虫、寄生蜂等。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及时耕翻落谷苗,消灭越冬虫源。合理密植,防止偏施氮肥,加强田间管理,不要深灌,适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2)采用压前控后治虫策略,狠治3—5代。在低龄若虫发生盛期喷洒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8%杀虫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1000倍液、44%速凯乳油15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一4000倍液。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菜豆的贮藏技术

上一篇:

番茄的压蔓控棵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