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防治小麦吸浆虫病须知

2019-01-06 19:12:37浏览:45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的毁灭性害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5个省、市、区的350余个县发生小麦吸浆虫危害,面积达3.33×106 h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的毁灭性害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5个省、市、区的350余个县发生小麦吸浆虫危害,面积达3.33×106 hm2以上,严重危胁小麦的正常生长。一般造成减产10%~15%,大发生年份减少30%以上,严重地块甚至绝收。由于耕作栽培制度的变革,小麦品种更新及传统有机氯杀虫剂禁用等原因,小麦吸浆虫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防治技术已不能控制其危害,并且不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要求。所以选用适当的药剂品种、剂型、施药方式并确定防治适期、防治次数等是目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最佳时期为蛹期和成虫期。秋季播种前药剂处理土壤,因此时小麦吸浆虫处于结茧状态,抗药性强,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小麦吸浆虫化蛹盛期,该虫大都位于地表但多为裸蛹,对杀虫剂敏感,用药防治效果较好;特别是撒施毒土后降雨,增加了药剂和小麦吸浆虫接触的机会,防效提高。小麦吸浆虫成虫对杀虫剂比较敏感,易被杀死,应注意在产卵盛期前进行防治。


  防治小麦吸浆虫的药剂,蛹期以50%对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异柳磷乳油和6%林丹粉剂为好;成虫期以6%林丹粉剂、55%林丹胶悬剂、40%氧乐果乳油和80%敌敌畏乳油的缓释剂较好。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次数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蛹期防治效果较好,残虫量少,成虫期不必再进行防治;若蛹期漏治或效果较差的,成虫期须补治。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怎样防治晚稻早衰

上一篇:

小麦黄疸病的发病特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