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发芽率事故中,有些农户仍然采用浸种时间不明确的“三起三落”“多起多落”“日夜浸露”方法,甚至还有按常规早稻浸三天三晚,晚稻浸两天两晚等错误的方法,致使发芽率事故时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杂交种子颖壳封闭不严(俗称开口谷多),浸种时间过长,种子吸水膨胀过快,细胞膜受损、种子内溶物水解外流,加上缺氧及病症繁殖,形成沉没滑壳起涎,降低发芽率。
早春气温低,用40℃以内的温水浸种,浸种时间的长短要因季别与种子情况区别对待,3月低播种的杂交稻浸种10—12小时;4—5月份播种的一季稻浸种8—10小时,6月份播种双季晚稻浸种6—8小时;种子内有少量芽谷,开口谷或稍差的种子比上面浸种时间还要短2个小时。
晚杂“一浸多洗”催芽方法的核心技术就是强调按上述时间浸种一次后不再浸种了,简称“一浸”。露种催芽期间早晚各洗一次或待谷壳现白时洗种,有补充水分,洗去有毒物质的作用,简称“多洗”。浸种前不要晒种,先用清水淘去空批粒,黑粉病粒、浸种时间要同时进行消毒,每公斤种子用4克强氯精(种子包装袋中配有强氯精)、先用少量温热水溶解,倒入盛有干净水的容器内,再倒入种子搅匀。晚稻浸种催芽宜选用萝筐、通气的编织袋、纱网袋、背篓等渗水透气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