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马铃薯栽培技术有哪些

2019-01-06 20:30:27浏览:64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一、选择市场适销的高产优质品种  品种是种植马铃薯高产高效的基础,要根据种植季节、生育期、市场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一

  一、选择市场适销的高产优质品种
  品种是种植马铃薯高产高效的基础,要根据种植季节、生育期、市场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一般秋种要求苗期耐旱,早、中熟的品种;冬、春种则要求抗晚疫病较强的中、迟熟品种。除此之外,还须选择商品性好、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如目前我乡新引进主要有合作88等。这些品种不管是鲜食型或加工型,其市场前景看好,只要严格按高产栽培技术操作,就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确保齐苗、全苗
  种植马铃薯如遇低温、高温,易烂种缺苗或出苗不整齐,因此采用正确的切块和催芽方法是确保苗早、苗齐和苗全的关键。具体做法是:选用无病、新鲜、芽眼分布均匀、无病健壮的种薯进行切块,每个切块不能少于2个芽眼和25克薯重,切口晾干或用草木灰沾粘后,置于庭院墙角,用一层湿沙铺底,上排列薯块,再铺上湿沙,如此反复若干层,上盖薄膜保温。10天左右芽眼萌发就可播种,芽眼先萌发的先播种,没有萌发的继续催芽,最好选择芽长基本一致的种成一畦,便于管理。
  三、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期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但对光照、温度又较为敏感,植株苗期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0℃一22℃;块茎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是17℃一19℃,高于或低于这种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和耕作习惯,冬种在12月上旬播种,翌年4月上旬收获
  四、合理密植,施足基肥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最好选择前作未种马铃薯或茄科作物的,以水旱轮作的水稻田为宜。同时马铃薯中后期地下部块茎生长快,要求选择灌溉条件好、土层深厚且疏松的田块。先用旋耕机进行翻犁破碎,然后精细整畦。整地要求细、匀、松,整成畦宽80厘米,畦高30厘米的垄畦,每垄双行,行距依品种不同而有所不同,植株是直立型的可适应密些,植株是散星型的可适当稀些。一般行距25―30厘米,穴距20―22厘米,每亩有4000--4500穴,每穴种一薯种。由于马铃薯生育期较短,吸肥量多,且又在前中期吸肥量比例大,所以施足基肥是确保马铃薯高产的有效措施。一般亩施复合肥5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50公斤。有条件可加猪牛栏粪1500公斤效果更佳。
  五、加强田管及收获
  1.抓好水管,保持土壤湿润:马铃薯整个生长阶段需水量较大;要求土壤最大持水量保持在70%一80%为宜。下种后先浇一次全沟“跑马水”,以湿润土壤。同时亩用乙草胺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进行芽前除草。出苗后,如遇干旱再浇半沟“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齐苗后至现蕾前,结合中耕适当培土,利于块茎的形成和膨大,也可防止块茎裸露。现蕾至开花阶段,块茎开始形成和膨大,这时需水量激增,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2%,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到成熟期,水分不能过多,水分过多易使土壤通气变劣,导致田间烂薯,所以进入成熟期遇梅雨季节,要注意开沟排积水。
  2,结合中耕,施足追肥: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大。据试验,每生产500公斤,-块茎,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5―3公斤,磷0.5―1.5公斤,钾5.6―6.5公斤。在氮、磷、钾三要素中,马铃薯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较少。因此,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应掌握“攻头、保中、控尾”的施肥原则。当幼苗出土80%―90%时,应重施一次速效提苗肥,每亩用碳酸氢铵2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兑水1500公斤进行浇施;出苗后15天,结合第一次中耕培土,每亩用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进行撒施;在现蕾期结合第二次中耕,再施一次结薯肥,每亩用复合肥20公斤,尿素5公斤穴施。注意化肥施用时,不能直接接触植株茎部,以防止“伤苗”。同时在施结薯肥时,亩用50%效唑溶液100公斤进行喷施,以抑制薯苗徒长,矮化植株,达到增加分枝的目的。
  3.及时防治病虫害:马铃薯整个生育过程中,后期的病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务必注意防治。目前,主要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霜霉病。在防治上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早播、加厚培土层,均有显著的效果。若遇发:生真菌性病害,应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并每隔10天喷药一次。目前可选用69%安克锰锌、64%杀毒矾、72%杜帮克露等:农药,每次防治最好采用轮换用药,以提高防治效果。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蛴螬及马铃薯蛾等,可选用一般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4.适时收获:马铃薯茎叶开始枯黄时即可收获。收获前10―15天,停止浇水或灌水。收获前10天,先割去地上部茎叶,使块茎在土壤中后熟。收获时要选择晴天,并小心挖薯,尽量减少人工伤薯,增强马铃薯的商品价值。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怎样管理柚芒果梅

上一篇:

防治黄宽条跳甲常用的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