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特点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侵害叶片。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逐渐沿叶脉方向扩展。扩展时受叶脉限制,病斑呈细线状或短虚线状,黄褐色。田间湿度大时,病部表面有蜜黄色菌脓溢出,呈露珠状,密密集生,数量比白叶枯病多且小,干结后呈黄色树胶状小粒,形如虚线,不易脱落。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色大斑块,外观与白叶枯病有些相似,但对光观察,病斑呈半透明状。病害流行时,叶片卷曲,完全呈一片白色。该病在水稻生长前、后期都易感染,苗期症状较白叶枯病明显;病害严重时能引起稻株早期死亡或不能抽穗。即使能够抽穗结实,但秕谷增多,千粒重降低。
防治方法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传染快,一旦发生,单纯依靠药剂防治往往很难控制,故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严禁从病区调种,防止病区扩大。
2.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良种,适当增施磷、钾肥,防止过量、过迟施用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性。不串灌,不灌深水,烤田要适度。
3.药剂防治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杀菌剂,对控制病害流行作用不大;药剂防治只能作为防病保产的辅助措施。①浸种。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12~24小时,再用85%强氯精300~500倍液浸种12~24小时,捞起冼净后催芽播种。②喷雾。在秧苗三叶期和拔秧前各喷一次强氯精。在水稻抽穗期,每亩用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00~125克,或90%稻双净125克,或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0克,或高锰酸钾5克加适量食盐,对水50公斤喷雾,均有一定效果。另据试验表现,珠海绿色南方保鲜总公司近年来开发生产的乳油型铜素杀菌剂绿乳铜,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一个很有希望的农药新品种。在病害流行盛期,每亩用12%绿乳铜乳油100毫升,对水500倍喷施,隔10天再喷一次。施药后20天调查,绿乳铜处理区病情指数增长率为5.06%~10.96%,平均7.85%,防治效果81.0%~91.0%,平均85.0%。百菌清处理区病情指数增长率为6.52%~14.49%,平均11.71%,防治效果62.8% ~88.4%,平均76.6%;对照区病情指数增长率为38.16%~68.57%,平均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