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苗立枯病一般多发生于育苗的中后期或定植初期,在病苗的茎基部或中下部生有椭圆形淡褐色斑,病斑有时具有同心轮纹,潮湿时生淡褐色蛛丝状的霉层,失水后病部逐渐凹陷,干腐缢缩,严重时病斑扩展绕茎一周。病苗初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后期茎叶萎垂枯死。病苗枯死立而不倒,故称立枯病。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及有机质上越冬,且往往成为土壤的习居菌,可在土壤中腐生2-3年,土壤带菌是幼苗受害的主要原因。菌丝能直接侵人寄主,通过流水、农具传播。病菌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3℃,最适为24℃,最高为42℃。适于的pH较广(3.0-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病菌除为害茄果类外,还可侵染黄瓜、豆类、白菜、油菜、甘蓝等。
【防治方法】:
(1)土壤处理。除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g,药土盖苗处理以外,其他方法同猝倒病的土壤处理方法。
(2)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3)加强苗床管理,注意提高地温,科学放风,防止出现高温高湿条件。
(4)苗期喷O.1%-O.2%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病能力。
(5)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除使用苗床内撒施干草木灰或细干土降低苗床湿度,控制病害外,使用的药剂种类与猝倒病很不一样。可使用的药剂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