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往往混合发生,有时候很不好在症状上加以区分,防治的时候也就杀霜霉病的和杀细菌的药剂混在一起打,尽管有时候也会有效果,但效果不佳的时候也不少。那么,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在症状上、发生规律上和防治方法上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如何防治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咱们一一的到来。
一、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在症状上的区别:
1、侵染部位上不同:黄瓜霜霉病只发生在黄瓜的叶片,角斑病在叶片、茎蔓和瓜条上都有表现;
2、病原菌不同,在感病的部位上出现的病征也就不同:黄瓜霜霉病病菌属于真菌中的古巴假霜霉菌,在已经发病的黄瓜叶片背面和病斑对应的位置上常常有灰黑霉状物(在显微镜下好像是一根根的灰黑色细毛,其实是病菌的菌丝和孢子囊);黄瓜角斑病病菌属于细菌中的丁香假单胞菌流泪(黄瓜)致病变种,湿度大的时候在已经发病的黄瓜叶片背面、茎蔓或瓜条上产生乳白色菌脓(实际上是细菌的菌体和黄瓜感病组织的浸出液),感病后纵向开裂的茎蔓上出现的菌脓呈流胶状,感病的瓜条还有臭味,这些菌脓干燥后变成一层粉质白膜或白色粉末状物(比白粉病的粉状物颗粒明显的大);
3、在病叶上都是受叶脉限制的角状病斑,但具体表现也有不同:角斑病病菌属于弱寄生菌,对黄瓜组织和器官的破坏力更强,通俗点说,就是病菌往往借助于“武力”先使黄瓜的叶片或其它器官上的组织瓦解,然后再从中汲取营养,所以,感染角斑病的叶片被病菌毒害的更严重,病斑处的组织往往更薄,对着阳光看呈透明状,甚至从病斑中间破裂穿孔;而感染了霜霉病的叶片没有这种表现。
二、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在发生规律上的区别:
在田间的病菌初次来源上、传播方式上和发生条件上都有区别。
1、田间病菌的初次来源:在温室和大棚内,上一茬感病叶片上的孢子囊是新栽植黄瓜上霜霉病病菌的初次来源,角斑病就复杂多了,带菌的种子、土壤中的有病残体,都是病菌的初次来源。因此,在防治的时候可要注意了;
2、病菌在田间的传播方式也不同:霜霉病病菌靠气流和水滴飞溅传播,角斑病则是靠水流、气流、昆虫和农事操作传播,真是防不胜防呀;
3、侵入进黄瓜叶片或其它器官的方式和途径也不一样:霜霉病病菌的寄生能力强,孢子囊萌发后可以直接侵入进黄瓜的叶片组织内,或借助气孔侵入;角斑病病菌只能借助伤口和气孔、水孔或皮孔等侵入。
三、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在防治方法上的不同:
1、药剂不同:防治霜霉病的有机合成杀菌剂,大多数对角斑病无效,比如烯酰吗啉、氟吗啉、霜霉威盐酸盐、氰霜唑等等,反过来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对霜霉病也不行。但铜制剂对两种病菌都有效;
2、防治措施不一样:因为角斑病可以通过种子带菌传播,播种之前用热水或药剂处理种子会有明显的效果。比如,用0.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种子20分钟,或0.25~0.5%次氯酸钙溶液浸泡种子1小时,既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对角斑病病菌也有不错的防效;霜霉病病的防治就不用药剂处理种子了,除非用调节剂或叶面肥浸泡或包衣种子通过促进黄瓜的生长提升黄瓜的抗病能力。当然,在黄瓜生长期间,喷药或药剂熏蒸无论对霜霉病还是角斑病都是最常用的措施。适当提高大棚内的温度(30~33℃),及时通风、注意延长和加强光照,对两种病害也都有很好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