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草莓白粉病的症状、发生特点、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2019-01-06 23:33:02浏览:37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草莓白粉病是草莓常见的重要病害,一般能够造成草莓田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草莓种植户们的种植效益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常见的重要病害,一般能够造成草莓田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草莓种植户们的种植效益。那么,农户们该如何防止草莓白粉病的发生呢?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草莓白粉病的症状、发生特点、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对农户们有所作用。

1、主要症状

大棚草莓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草莓叶片、花和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呈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呈红褐色,叶缘萎缩、焦枯。花蕾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幼果感病后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萎蔫;成果感病后果面有一层白毛,着色缓慢不均匀,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停止生长,严重影响草莓的商品和食用价值。严重时全株死亡。

2、发生特点

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病适宜温度15~25℃,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宜温度为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冬季大棚草莓生态环境正符合白粉病菌发生和侵染的要求。如果在深秋至早春(11月至次年2月)遇到连续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十分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使分生孢子频频发生,反复侵染,暴发成灾。连作、未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偏施氮肥、植株嫩绿、栽植过密或通风除湿不当,均易诱发草莓白粉病,并且发病重。

3、发病规律

3.1 病原

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白粉病属、单囊壳属。

3.2 发病时间

在保护地条件下,此病在11月至次年5月发病普遍,4月为高峰期。

3.3 侵染循环

病菌多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寄主上一代一代地完成周年循环。首先分生孢子及子囊靠气流传播到寄主上,然后萌发产生芽管和吸器侵入,病菌分生孢子在生长季中繁殖迅速,5 d后形成丛状菌丝,经7 d后成熟,形成新的分生孢子,靠气流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害在整个生长季节不断重复发生,扩大蔓延。草莓白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病菌可在植株上全年寄生,条件适宜时即可发病。病菌可随秧苗传播,可借风雨传播,侵染新的植株。

3.4 发病原因分析

在病原存在的前提下,病害能否流行取决于温湿度和寄主的长势。温度、湿度是影响草莓白粉病的最主要因子,温度在15~25 ℃范围内,相对湿度高于80%时病害蔓延很快,表现为较典型的低温高湿型特征。基肥不足,土壤缺水,植株生长衰弱;或浇水过多,氮肥过量,密度过大,植株徒长;光照不足,通风通气性差,棚内湿度过大;高温干旱或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均有利于病害发生。而且有大量白粉菌源时,发生尤为严重。

4、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措施

4.1.1 合理轮作

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合理轮作,以降低菌源基数,减轻病害的发生。

4.1.2 选择抗病品种

目前主栽的丰香,由于早熟、果形美观、口感好等特点,商品价值较高,但是不抗白粉病。鬼怒甘、章姬等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强,但产量及商品性略差,在生产中应视实际情况而定。

4.1.3 及时摘除老叶、病叶

将摘除的老、病叶移至园外销毁或深埋,以减少再侵染的几率。

4.1.4 合理施肥,防止偏施氮肥

施肥与病害关系密切,偏施氮肥,草莓营养生长旺盛,叶面大而嫩绿,易患白粉病。

4.1.5 控制湿度,科学灌水

以“宁干勿湿”为原则,做到小水勤灌,切勿漫灌,并加强通风以降低棚内的湿度,在不影响草莓正常生长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延长通风时间。

4.2 化学防治措施

在分株繁殖期间,及时拔除弱苗、病苗,并用药预防2~3次,定植后发现发病中心时要立即进行防治,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硫悬乳剂500~600倍液。

扣棚后白粉病进入发病盛期,应选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特别是在结果期,更应考虑药剂的安全性。综合试验表明,三唑酮、仙生、多抗灵、丰收纯、腈菌唑、世高等对白粉病都有很好的防效。但三唑酮易产生药害影响草莓生长,因此不宜在草莓生产上使用。仙生防效明显,但施药后会在叶片和果实上留下白斑,影响草莓的外观,因此仙生不宜在长果期使用,可在苗期使用。多抗灵、丰收纯、腈菌唑、世高等药效好,对草莓生产安全,可以大面积使用。试验表明1%多抗灵100倍液和1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轮换使用,可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并且对草莓灰霉病和炭疽病也有良好的效果。使用32.5%丰收纯1000倍液和10%世高3000倍液也有很好的效果。生产上不宜盲目提高药剂的浓度,特别是腈菌唑,高浓度会对草莓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白粉病是一种对药剂较易产生抗性的病害,在生产中应做到轮换交替用药,每次施药间隔期7~10 天为宜。另外,在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同时,要兼治灰霉病、炭疽病、果腐病及褐斑病等。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西红柿白粉病的症状、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技术

上一篇:

蓝莓什么时候育苗,蓝莓育苗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