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花椒褐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2019-01-06 23:33:49浏览:25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花椒连续遭受花椒褐斑病危害,发病后引起早期落叶,严重减少花椒产量。为此,我们进行了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现将研究结果介

  花椒连续遭受花椒褐斑病危害,发病后引起早期落叶,严重减少花椒产量。为此,我们进行了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花椒褐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1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嫩梢,果皮也发病。叶片发病初期叶两面出现许多淡褐色小点,逐渐形成黑褐色微隆起的小斑点,大小为1~2 mm,边缘色淡,常多个小病斑连接成较大的病斑,叶背面为多。潮湿的条件下从病斑中溢出白色或黄白色的分生孢子堆,有时形成角状物,长为2~3 mm。总叶柄、嫩梢发病时,病斑多为长椭圆形或梭形,褐色至黑褐色,长为2~3 mm,很少出现分生孢子堆。幼果受侵染,果皮表面生成褐色近圆形的小斑点,小斑点常汇集成较大的斑块。

  叶片、总叶柄上发生病斑多的时候,造成叶片枯黄早落。7~8 月落叶严重的树,8 月中旬后出现2 次发芽,抽出新梢,特别是顶芽萌发多。新梢、嫩叶也常被侵染发病。

  2 病原

  花椒盘二孢( Marssonina za nthoxyla LuetLi) ,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分生孢子盘生于叶背表皮下,直径288~520μm。分生孢子梗短,密生于盘上。分生孢子长卵圆形,无色、直或稍弯曲,双细胞,上细胞大,常有两个油球; 下细胞小,基部平截,大小为(13. 8~26.8)μm ×(5~10)μm. 分生孢子盘中常混生性孢子,有的盘中只有性孢子。性孢子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3. 8~8. 8)μm×(1. 9 ~3.8)μm. 性孢子梗细长,大小为(8. 8~18. 8)μm ×(2.5~3. 8)μm ,有的基部分枝。

  病菌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5 ℃。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 ℃。只有在水滴中或相对湿度100 %条件下才能萌发,而且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

花椒褐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3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产生分生孢子为主要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及昆虫传播,从气孔、皮孔、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一般10 天左右,一个生长季节中有多次再侵染。越冬的分生孢子萌发率极低,所以在初侵染中不占重要地位。

  5~9 月都可发病。当年降雨早发病早,降雨次数多发病重,尤其6~8 月份的降雨量大时,易形成病害流行。发病重时,7 月中下旬即可大量落叶。10 年生以上成年树发病重,树冠下部叶片先早落。肥城栽培品种中的大红袍、小红袍发病重,莱芜椒抗病性强。

  4 防治

  4. 1 早春花椒发芽前,树冠、地面普遍喷洒波美3~5 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的菌源。

  4. 2 发病期( 关键是发病初期) 喷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金花茶斜纹夜蛾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葡萄树什么时候开花,开花后怎么管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