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是我国特产的一种优良干果树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吸引了众多农户种植。然而,种植过程中,板栗的空棚率一般占13%~15%,局部可达到50%~70%,严重时全树均为空棚,给板栗产量的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板栗空棚的原因及防止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提高板栗产量和质量。
1、板栗空棚原因
1.1 授粉受精不良
板栗建园时,品种单一,或虽然配置了不同品种的板栗,但因不同品种花期不遇,授粉不亲合,栗园小气候条件不良,花期阴雨连绵、大风等导致授粉受精不良,胚株变成褐色,刺苞很快停止发育。
1.2 营养不良
板栗从受精到果实成熟,所经时间比其他木本果树短,所以对养分要求强度大。试验证明,正常栗总苞和子房内氨基酸、还原酶、淀粉、矿质元素含量和呼吸活性均明显高于空棚总苞内含量。栗树上着生过多的雄性花序、果前梢不摘心等都会与雌花、幼果争夺养分,幼果期间的营养竞争等也会导致营养不良造成空棚。
1.3 品种自身的遗传性
板栗实生品种比嫁接品种空棚率高。试验发现,少量板栗实生苗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无授粉受精能力,无论采取任何措施都不能克服空棚现象。
1.4 缺硼
缺硼是引起板栗空棚的主要原因,硼是板栗受精过程中的必要元素。缺硼就不能正常受精,导致胚胎期败育。试验发现,土壤中有效硼含量较低时,硼素供应不足,是导致栗苞子房后期萎缩的主要原因,当土壤中速效硼含量0.5 mg/kg是临界指标,即当土壤中速效硼含量在0.5mg/kg以上时,基本上不空棚;当低于0.5mg/kg时随含量下降,空棚率提高。当土壤中速效硼含量低于0.094mg/kg时,空棚率可达到80%以上。河滩沙土地土壤贫瘠,含硼率低,山区砂砾地由于土层浅,有机质含量低和干旱,土壤固定硼的作用强,造成土壤速效硼含量低而导致缺硼,都会引起空棚和小果。
2、防止对策
2.1 促进授粉受精
建栗园时选择小气候相对好的地方建园,选择空棚率低(如确山紫油栗、红油栗、黑油栗)、花期一致的品种3个以上进行建园,可促进异花授粉降低空棚率。经试验发现,不授粉的空棚可达90%以上,自花授粉的空棚率只有42.8%,异花授粉的空棚率为60%。栗园花期园内放蜂,有条件的最好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2.2 改善树体营养条件
2.2.1 花期喷硼。雄花开放时向树冠喷布0.2%硼砂,每隔7d喷1次,共喷3次,遇雨补喷;喷布时间为晴天无风的上午10时前至下午16时后,因为湿度大效果好,露水是元素进入植物体内的有利因素,同时可避免中午高温引起的药害,并可延长叶片喷硼后保持湿润状态的时间,利于叶片吸收。因此,花期喷硼,弥补了树体营养的不足,满足了栗苞生长发育对硼素的需求,既减少了空棚的数量又提高了坚果的单粒重。
2.2.2 疏雄。于4月底至5月上旬,进行人工疏雄。当雄花序长1~2cm时,除留新梢以上5个雄花外,其余雄花去掉。一般由上而下、由内向外进行,除树冠顶部及远部位的雄花适当保留外,其余的一律疏除,去雄后一般可增加雄花20%以上,可有效减少空棚率,提高成实率。
2.2.3 环剥倒贴皮。在幼果膨大期,对计划回缩的骨干枝或辅养枝,在未回缩的前2年,即在预定回缩部位环剥倒贴皮,环剥枝干的粗度,一般不应少于7cm,环剥的宽度为枝干粗度的1/10左右,环剥倒贴皮后用塑料薄膜将伤口包扎好,以防雨水侵入和病虫危害。经40d左右愈合后,解除绑扎物。试验证明,通过环剥倒贴皮,暂时切断了树体中营养物质向下输送的通道,由叶片经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被大量截留在环剥口上方,可充分供应幼棚生长发育,降低空棚率,提高成实率。
2.2.4 疏棚。疏棚的时期宁早勿晚,应在幼棚至玉米粒大小时进行为宜。强果枝留3~4棚、中果枝留2~3棚、弱果枝留1~2棚。试验证明,由于雌花促进技术的综合应用,雌花会大量增加,成棚量一般过多,有的1条果枝上最多达到10多个,负荷过重,导致营养不良,造成空棚增加,产量下降。因此,通过合理疏棚,空棚率可明显降低,平均株产相应会有所提高。
2.2.5 果前梢摘心。试验证明,果前梢的过量生长,势必与幼棚生长发生营养争夺,通过果前梢3~5个嫩叶处摘心后,达到了营养的集中,可使留下的3~5个嫩叶提早7d左右成为能积累营养物质的功能叶,从而促进幼棚的生长发育。因此,果前梢留2~3片叶进行摘心,是提高板栗产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2.2.6 加强综合管理。加强土壤的改良,合理进行施肥、修剪(冬季修剪与夏季管理相结合)、病虫害防治等,是防止和解决板栗空棚不可缺少的保证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