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柑橘虫害有哪些,柑橘虫害防治

2019-01-06 23:43:45浏览:92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据《中国果树害虫志》记载,我国柑桔害虫有2门14目106科865种。但真正造成危害而需防治的不过20-30种,一个特定的桔园常常仅3-5

据《中国果树害虫志》记载,我国柑桔害虫有2门14目106科865种。但真正造成危害而需防治的不过20-30种,一个特定的桔园常常仅3-5种或(类)。

柑橘虫害有哪些,柑橘虫害防治

蜘蛛类

危害柑桔的蛛形纲动物种类有26种。主要的有二种叶螨:红蜘蛛(全爪螨、瘤皮红蜘蛛)、黄蜘蛛(始叶螨、四班黄蜘蛛);二种瘿螨:锈壁虱(锈螨)、瘤壁虱(芽瘿螨)。

1、红蜘蛛

发生规律

红蜘蛛在田间的发生和消长,受温度、光照、风雨、天敌、营养条件和越冬虫口基数等综合影响。

气温在12—26℃时有利于发生,最适温度为20℃,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左右,多雨不利于发生。食料以幼嫩组织为好。

红蜘蛛是周年为害性害虫,年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

1月份略有越冬现象,温暖的冬季越冬不明显。

以成螨或卵在多年生老叶、枝条缝隙或潜叶蛾为害的卷叶内越冬。

由于4—5月间温度适宜,又是春梢叶片展开、转色期,营养充足,导致红蜘蛛普遍为害严重。

6月以后,温度高湿度大,常有暴风雨;田间杂草和绿肥作物成长,各种捕食天敌大量出现;同时春梢叶片趋于老熟,营养水平下降。这些因素都将引起红蜘蛛种群衰退,虫口迅速下降。

以后随着温度的适宜,特别是遇上长期干旱,加上秋梢生长,营养条件丰富,虫口急增,为害严重。

红蜘蛛以4—5月和9—11月为害最烈。

掌握虫情喷药防治

防治指标:春一叶3—5只;秋10只。

推荐药剂:1、螺螨脂;2阿维菌素;3、哒螨灵;4、噻螨酮(如尼索朗);5、四螨嗪;6、矿物油(如:绿颖机油乳剂等);7、石硫合剂;8、三唑锡、苯丁锡;9、克螨特。二元或三元复配剂型等。

柑橘虫害有哪些,柑橘虫害防治

2、锈壁虱(锈蜘蛛)

螨类害虫,小型或微型动物,变态为卵--若虫--成虫。赣南产区发生普遍,繁殖速度快,短期内即可能猖獗成灾。以成、若螨群集在果实、叶片背面及嫩枝上为害,主要为害果皮、叶片,刺破表皮,吸取汁液。

被害果实表皮油胞破裂,油脂外溢,在空气中氧化,变为褐色至污黑色。被害果实表面粗糙,满布网状细裂纹,失去光泽,逐渐变成黑褐色,成为“锈皮果”。果小、皮厚、味酸,品质低劣。被害叶片背面呈黄褐色,后变成黑褐色,易脱落。

锈壁虱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生18-28代,以成螨在腋芽、卷叶、僵叶内或过冬果实的果梗处、萼片下越冬。温、湿度和天敌是影响锈壁虱发生的主要因子。田间发生的最适温度是28℃以上,相对湿度为60—80%。多毛菌是田间最有效的抑制天敌。

3月以后,随着春季日均气温上升到15℃左右时,越冬成螨开始取食和产卵等活动。4月迁移至新梢,5月上果为害;7-9月为害最重。

锈壁虱的发生为害是由树冠内部和下部逐渐向上向外蔓延。在夏季高温时此螨繁殖速度惊人,有时喷药防治不到一周,螨口数量就恢复到用药前水平。

冬季和早春压低虫口基数,是全年防治的关键。采果后的清园喷药,冬季的防效直接影响着下年春季虫口增长的速度。

防治方法

锈壁虱虽然是易于防治的害虫,但由于繁殖快,危害特大,在短期内即可猖獗成灾,是脐橙生产上主要敌害。因此,在防治上应在保持果园阴湿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强测报,及时喷药防治。

在果园行间和周边种植覆盖植物,旱季适当灌溉,保持园内阴湿的生态环境,以促进多毛菌的繁殖,恶化锈壁虱的生长环境。

在锈壁虱盛发期,尽量少用杀菌剂。特别是不能使用波尔多液等对多毛菌杀伤力强的铜制杀菌剂。

药剂防治

我区从5月开始,每3—5天检查一次锈壁虱发生情况,叶片或果实平均每10倍放大镜视野下有虫2头以上,或巡视果园发现有个别果实出现黑皮为害状时,应及时喷药,压低基数。防治药剂可参照柑桔红蜘蛛,也可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选择性用药:少用杀虫范围广、残效期长的杀虫剂,有利于保护利用天敌(注意:少用铜制剂)。

柑橘虫害有哪些,柑橘虫害防治

柑桔蚧类害虫

(1)虫体比较细小、软弱。

(2)多数蚧壳虫身体上覆盖有一层蜡质的蚧壳。其它昆虫能走会飞,蚧壳虫则多数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

(3)成虫差别很大。雄成虫有翅能飞,雌成虫没有翅膀;雄成虫头、胸、腹分界明显,雌成虫分界不明显;雄成虫口器退化或者不完全,雌成虫口器发达。

蚧壳虫种类很多,赣南已知为害柑桔的蚧壳虫有25种。以若、成虫群集在树干、枝梢、叶片和果实上为害。

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1、矢尖蚧

一年发生3代。主要以末产卵的雌成虫越冬。第一代幼虫蚧孵化高峰在4底--5月上旬;第二代在7月中旬;第三代在9月上旬。第一代发生较整齐,第二、三略有重叠。

2、糠片蚧

一年发生3—4代,多以受精雌成虫越冬,各代若虫期分别为5—6月、7月下旬—8月中旬、8月下旬—10月中旬和11月。田间世代重叠现象重,各代期没有明显的分界。

防治方法

1)合理修剪,使树冠内部通风透光,可以减轻蚧壳虫的为害。

2)重视冬季防治。采果后,结合清园,剪除重虫枝,压低越冬虫口。

3)掌握田间虫情,在卵盛孵期即幼蚧盛期喷药防治。蚧壳虫越冬后的第一代幼蚧高峰较显。因此在生长季要重点抓好4—6间第一代的防治。这是全年防治的关键。

4)药剂可选用:25%噻嗪酮·异丙威WP或25%噻嗪酮WP。

5)保护天敌。果园蚧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较多。具较强的控制作用,在药剂防治时应避免使用杀伤力强的广谱杀虫剂,并且还可以根据虫情分布情部况,采取挑治和片治。

柑橘虫害有哪些,柑橘虫害防治

柑桔潜叶蛾

一种很小的蛾类害虫。幼虫在脐橙嫩叶表皮下钻蛀为害,形成遂道,导致叶片卷曲,硬化,脱落,偶尔也可蛀入嫩茎和果实表皮。潜叶蛾为害造成大量伤口极易感染溃疡病。

发生规律

年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以蛹和部分老熟幼虫在叶片边缘卷曲处越冬。

4月下旬开始为害春梢嫩叶,6月虫口迅速增加,7—9月为害最烈,此时正是夏、秋梢抽发期。10月以后,随着秋梢叶片老化,其发生为害逐渐减轻。苗木和幼龄树因抽梢次数多且不整齐受害重,高温多雨也有利于幼虫的生存和为害。

防治方法

抹芽控梢,统一放梢。春季影响潜叶蛾发生的主导因子是低温。夏秋季主要食料是嫩梢,夏秋梢抽发期采取去零留整,去早留齐,去少留多的措施,统一放梢,放梢标准是全园70—80%植株抽梢。

新梢大量抽发,嫩梢长0.5—1厘米时,立即喷药,以后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续2—3次。防治药剂:阿维菌素。

柑橘虫害有哪些,柑橘虫害防治

柑桔粉虱

以幼虫聚集在叶片背面、果实表面和嫩枝上为害。引起枯梢、落叶、并诱发煤烟病,造成大量落叶、落果,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品质(黑皮果)。

发生规律

以四龄幼虫及少量蛹固定在叶背越冬。赣南一年发生四代。

越冬代成虫3月下旬开始出现,成虫高峰为4月下旬(即产卵高峰)。

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为5月上旬。成虫期为6月上、中旬;

第二代幼虫期为6下旬—7月下旬,成虫期为7月下旬—8月中旬;

第三代幼虫期为8月中旬—9月上旬,成虫期为9月中旬—10月上旬;

第四代幼虫期为9月下旬—翌年4月上旬。

柑桔粉虱成虫羽化比较整齐集中,羽化后多集中于新梢叶背。

各代幼虫分别为害春、夏、秋梢及晚秋梢。

凡修剪不良,树冠荫蔽的果园发生较重。柑桔粉虱主要天敌为粉虱座壳孢菌和各种寄生蜂。在田间座壳孢菌寄生幼虫和蛹的比例较大,特别是第三代幼虫寄生率很高。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枝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创造不利粉虱生长繁殖的条件,6月上旬第一代成虫高峰期抹夏梢断绝成虫产卵场所,减少以后各代的为害。

药剂防治:重点抓住越冬代成虫、第一代幼虫和成虫的防治。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成虫羽化期较集中,1—2龄幼虫和成虫的抗药性弱(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为5月上旬)。一般杀虫剂都有较好防效。

药剂:1、25%噻嗪酮WP+毒死蜱;2、吡虫啉系列;3、啶虫脒系列等等。

柑橘虫害有哪些,柑橘虫害防治

花蕾蛆

桔花蕾蛆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幼虫于花蕾内蛀食,被害花蕾膨大呈灯笼状,花瓣多有绿点,不能开花而脱落。

防治方法:

1)秋季深翻或春季浅耕树冠周围土壤有一定效果。

2)及时摘除被害花蕾集中处理。

3)成虫出土前地面施药毒杀成虫交果很好,可用5%西维因粉剂或1.5%甲基对硫磷粉剂等地面喷粉,隔7天再喷1次。幼虫脱蕾入土前也可地面撒药毒杀幼虫。

4)现蕾期树冠喷药毒杀成虫,可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40%乐斯本1500倍液。

柑橘虫害有哪些,柑橘虫害防治

柑桔蓟马

危害柑桔的主要是蓟马科柑桔蓟马、烟蓟马和茶黄蓟马为害最重。

蓟马虫体微小,一般体长只有1mm左右,肉眼不易发现,需借助10倍以上放大镜观察,才能看清楚。

柑桔蓟马是一种肉眼难以看清的微小害虫,在柑桔花期和幼果期,其成虫、若虫吸食柑桔嫩叶、嫩梢、花和幼果汁液,危害很严重,如不及时防治,危害率可达30%以上。柑桔蓟马挫伤幼果皮,留下斑痕果面伤,形成以果柄为中心的斑痕圆圈的典型果面伤害状,从而产生大量次品果,影响果品质量和产品销售,因此各地要重视对这一害虫的防治。

蓟马的防冶

谢花至幼果期加强检查,当发现20%左右果实有虫或受害,即用药防冶。用药5天后,若虫情仍较重,可再喷药一次。注意挑治和轮换用药。

可用20%灭扫利乳油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鱼藤精8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500倍液等。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杨梅赤衣病病因及其不同物候期防治方法

上一篇: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