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穗腐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病率为5%~10%,感病品种发病率高达50%左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玉米赤霉穗腐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症状
由串珠镰孢菌侵染引起的赤霉穗腐病,病粒初呈粉红色至红褐色,后扩及其他籽粒。多在被玉米螟及其他害虫危害的虫口处发病,病菌侵染后扩大蔓延。后期病粒果皮上出现粉白色条斑,易腐烂破碎,病粒表面形成棉絮状粉红色菌丝,盛产小型分生孢子。
由禾谷镰孢菌侵染引起的赤霉穗腐病,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至蜡熟期表现症状。多从果穗顶端向下蔓延,遍及大半个果穗,早期被害果穗可能全部烂掉,危害轻时果穗表面色泽仍然正常,但脱粒后可见穗轴与籽粒基部呈紫红色。受害严重时整个发病部位变成紫红色,籽粒间隙布满粉红色或灰白色菌丝体。病粒无光泽,不饱满,重者变红褐色,质脆,内部空虚,常被交织的菌丝体充满。果穗发病部位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体紧密地粘结在一起,贴于果穗上不易剥离。果穗上菌丝丛中极少产生分生孢子。在苞叶和穗轴表面偶尔可见蓝色的子囊壳。
受镰孢菌危害的籽粒,如作种用,发芽率低,播种后常腐死于土里,即使出苗其叶片也变黄,生长极不正常。
二、病原
引起赤霉穗腐病的病原菌有:串珠镰孢菌、禾谷镰孢菌及其他镰孢菌。上述镰孢菌除侵染玉米果穗引起穗腐病外,还可侵染玉米根部引起根腐病和茎腐病。近年来研究发现,茎腐病镰孢菌和穗腐病镰孢菌可以交互侵染。此外还能侵染高粱、谷子、小麦引起赤霉病和根病。
三、发病规律
赤霉穗腐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叶片、苞叶、穗轴,特别是未发育的次生果穗的残体上越冬。越冬后的或新形成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新的果穗上引起发病。导致穗腐病的病原菌多数是弱寄生菌,当植株受霜冻、根伤、干旱或病虫鸟危害及籽粒生理性破裂和人为造成的破裂,有利于病菌侵染。一般发病多在果穗成熟期。玉米穗腐病与种植感病品种、丰肥、寡照、荫蔽、高湿等环境密切相关。海拔2000米以上、雨量充沛、光照短的冷凉区发病重于低海拔区,低洼潮湿地通常发病重;高密度种植地重于稀植地;多氮地重于少氮地;地中央重于周边。
果穗成熟期遇温暖潮湿的天气对该病的发生流行十分有利。土壤瘠薄或玉米后期脱肥造成早衰。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危害和冰雹伤害等影响玉米正常生长的各种因素都会加重赤霉穗腐病的发生。近年来研究表明,玉米螟在穗部造成的伤口,为病菌提供侵入途径,是赤霉穗腐病危害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延迟播种使霜前不能充分成熟,果穗含水量高也会加重病情。
在玉米贮藏过程中常因籽粒含水量高、自然带菌率高、通风干燥不良等,进一步引起籽粒变色腐败。某些真菌还能在繁衍中产生毒素,如去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A)、玉米赤霉烯醇(ZEN)、乙酸去氧雪腐镰孢菌烯醇(AcDON)己在病种子中检测到。种子带毒降低食用和商品价值,误食后易引起人畜中毒。
避病性是玉米对赤霉穗腐病的重要抗性机制之一。如苞叶覆盖果穗状况和果穗下垂状况等与避病性有关。病菌侵染果穗和籽粒,一是由果穗顶部苞叶覆盖的开口处进入,二是由取食果穗的害虫带入果穗中。所以苞叶紧的果穗类型比苞叶疏松的类型抗病;成熟时果穗下垂的类型比果穗直立的抗病。此外还有生理抗病性,籽粒含水量高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含高赖氨酸的O2突变体比正常玉米更易受串珠镰孢菌侵染。超甜玉米比一般玉米更易感病。玉米对赤霉穗病的抗性可能由多基因控制,自交系对不同的病菌抗性反应之间似乎不存在相关性。对镰孢菌穗腐病的抗性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也有一些显性效应;对该病的抗性表现是由果皮的基因型决定的,所以选择果皮的基因型为纯合的自交系是最有效的。
各自交系对镰孢菌不同菌系的抗性反应是相似的、稳定的,表明这种抗性是持久的。因为没有显性效应和互作效应的掩盖,将这种抗性结合于农艺性状优良的自交系里去是比较容易的。以抗性程度不同的10个自交系进行双列杂交,结果一般配合力效应显著,而特殊配合力效应不显著,可根据亲本自交系的抗病性预测单交种的抗病性。以8个自交系在8×8完全双列杂交,结果对玉蜀黍赤霉毒表现抗性是加性组分,SD18自交系对赤霉穗病高感,而P317, SD15和A619则表现高抗。
四、防治
对赤霉穗腐病的防治有以下方法:①选用抗病的杂交种或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②适期早播,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防止生育后期脱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中耕除草,促使玉米植株生长健壮可减轻发病。③及时防治病虫鸟害,重点防治玉米螟的危害。④秋季及时早收,充分晾晒,使籽粒含水量降到18%以下,再入库贮存。⑤加强贮藏管理,防治贮藏期间病害发生或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