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豆豆突眼长蝽田间识别、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2019-01-06 23:45:31浏览:94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豆突眼长蝽属半翅目长蝽科,是为害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不仅严重为害菜用大豆(毛豆),同时也为害菜豆、豇豆等,作物整个生长期

豆突眼长蝽属半翅目长蝽科,是为害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不仅严重为害菜用大豆(毛豆),同时也为害菜豆、豇豆等,作物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造成叶片褪绿变色、植株提前枯萎死亡,田间易与缺素症等生理性病害相混淆,如不及时合理防治,易造成作物减产。本文介绍了其田间识别、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田间识别

1.1 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寄主嫩叶、嫩梢等避光处刺吸汁液为害,被害叶片开始形成褪绿的灰白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连成不规则的白色斑块,严重时造成叶片大量脱落,使植株提前枯萎,导致结荚减少、籽粒干瘪,降低作物产量并影响产品品质。

1.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8~3.2 mm,宽1.2~2.5 mm。体短厚坚实,红褐色至灰黑色,密布黑色大刻点,刻点内有鳞片状毛。头与前胸背板粟黑色至黑褐色,头垂直。复眼黑色,着生于眼柄上,向外突出,眼柄部甚长,与头顶成60°,并向左右两侧上前方呈蟹眼状外突。触角4节,着生于复眼内侧,第1节粗大,但短于第2、3节,第1、4节红褐色,第2、3节浅黄褐色,第4节纺锤形。喙4节,浅黄褐色,端部黑色。前胸背板前、后缘平行,两侧后部平行,前部收窄前倾,具领片。小盾片黑色,前缘两侧各具1个三角长斜白斑,整体形成1个“T”形黑斑。翅合拢时呈束腰状,爪片狭,黄白色,具刻点1列,结合缝短,革片黄白色,中部偏内具黑斑1块。腹部5~7节侧缘具上翘的叶状突,第7腹节叶状突后伸至腹部末端。足浅黄褐色,但腿节端部与胫节基部粟黑色至黑褐色,与体色同色。胸腹部具臭腺。卵长0.4~0.6 mm,圆柱形,初为淡褐色,后渐变成黑褐色,基部有一丝状物着生于叶背面。

若虫共5龄。初孵若虫体长约1.5 mm,深红色,全身具黑色针状毛,端部粗大。头部小,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粗大,与体色相同,唯第3节白色透明。随龄期的增大,身体变大而体色逐渐变深,高龄若虫为紫黑色。

2、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2~4代,以成虫在土缝、石隙及枯叶下越冬。武汉地区一年发生3代,翌年4月越冬成虫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为第1个为害高峰期,一般夏季豆类蔬菜受害较轻,春秋受害较重。成虫多于上午羽化,飞翔力极弱,无趋光性,受惊后向下坠落,具明显假死性,可扩散转株为害。成虫早上喜于植株顶端叶面为害,日照强或大风雨时,伏于叶背基部。成虫可多次交尾,且交尾时间较长,能达数小时。卵多产于叶背的主脉和支脉上,少量产于叶背。初孵若虫停留在产卵叶片上,避光取食为害,于第1次蜕皮后迁移分散为害,行动迅速。该虫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5~29℃,成虫较耐高温,以冬季温暖及翌年春季气温高、雨量少的年份发生严重。

3、防治方法

3.1 农业防治

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逆性。冬耕灭茬,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可消灭部分越冬成虫。改进种植制度,与非豆类作物实行轮作,减轻该虫的发生为害。

3.2 物理防治

利用假死习性,于成虫盛发期,用水盆振落,进行人工防治。

3.3 化学防治

于田间发现叶片受害症状后,选择广谱触杀型或内吸性杀虫剂进行喷雾处理,施药时间以早晚和阴天为宜,喷药时注意叶背着药。参考选择5%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3000倍液、50 g/L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10%醚菊酯悬浮剂1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1 8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 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500倍液等。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菊花主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上一篇:

黄瓜徒长怎么办,黄瓜徒长打什么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