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花生小菌核病病因、花生小菌核病防治方法

2019-01-06 23:50:57浏览:73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花生小菌核病主要为害根部及根颈部,也能为害茎、叶及果实。初发病时,病斑暗褐色,渐扩大,变茶褐色,最后呈黑褐色。受害部

  花生小菌核病主要为害根部及根颈部,也能为害茎、叶及果实。初发病时,病斑暗褐色,渐扩大,变茶褐色,最后呈黑褐色。受害部位软化腐烂,维管束被破坏,整株萎蔫枯死。在潮湿情况下,病部表面生褐色毛状物,并产生灰白色粉状物,常柱根茎的皮层及木质部之间产生黑色菌核,有时菌核能突破表皮外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花生小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花生小菌核病防治方法

  一、花生小菌核病病原

  菌形态特征:为真菌(Sclerotinia arachidis Hnzawa)引起的病害。分生孢子梗褐色,细长有分隔,上部对生分生孢子枝,枝顶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于无色,单胞,卵圆形。菌核黑色,长2.5毫米,宽o.5毫米,埋于土中,最初生分生孢子,其后形成子囊盘。子囊盘初呈圆柱形,后为漏斗状,无孔。子囊棍棒形,子囊孢子扁椭圆形,无色,单胞,菌丝无色,具隔膜。

  二、花生小菌核病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核附于植株、荚壳上或直接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先产生分生孢子,然后产生子囊盘。分生孢子和子囊盘孢子均可初次侵染,有时菌丝也可直接侵染。病菌多从伤口侵入,高温高湿条件能加速病害扩展,长期花生连作田发病重。

  三、花生小菌核病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 重病田应与小麦、谷子、玉米、甘薯怍物轮作。

  (2)减少田间菌源 轻病地块要在菌核末成熟前,及时拔除病株。收获后要注意清除植株残体,集中处理。花生生长期进行深中耕,将菌核埋入:土中,防止生成子囊盘,减少传病机会。

  点击查看更多花生种植技术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炭疽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技术

上一篇:

葡萄着色不良原因,葡萄着色不良防止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