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两类大豆地下害虫的危害、特征习性及防治方法

2019-01-06 23:55:49浏览:98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农户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地下害虫。这些地下害虫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大豆的正常生长,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农户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地下害虫。这些地下害虫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大豆的正常生长,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两类大豆地下害虫的危害、特征习性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蛴螬类

1.分布与危害

蛴螬是金龟子幼虫,主要有东北大黑鳃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和成虫均可危害。幼虫主要取食大豆的地下部分,尤其喜食柔嫩多汁的根茎,咬断幼苗根、茎,断口平截,造成枯死苗,易于识别。一头幼虫可连续危害数株幼苗,常常造成缺苗断垄。虫量多时可成片将大豆须根吃光,造成地上部枯黄,严重影响产量。成虫喜食叶片、嫩芽等,形成残缺和空洞,可加重危害。

2.生活习性

成虫白天潜伏土中,傍晚出土活动、取食交配,黎明又回到土中。有假死性和较强趋光性,对黑光灯的趋性更强。卵产于豆地、花生地或有机质较多的土壤里。

3.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1毫米,宽8~11毫米,黑色或黑褐色,具光泽。触角10节,鳃片部3节,黄褐色或赤褐色。前胸背板两侧弧扩,最宽处在中间。鞘翅长椭圆形,于1/2后最宽,每侧具4条明显纵肋。前足胫节具3外齿,爪双爪式,爪腹面中部有垂直分裂的爪齿。雄虫前臀节腹板中间具明显的三角形凹坑;雌虫前臀节腹板中间无三角坑,具1横向枣红色棱形隆起骨片。

幼虫体长35~45毫米,头宽4.9~5.3毫米,头部前顶毛每侧3根呈1纵列,具中2根紧挨于冠缝旁。肛门孔3裂缝状。肛腹片后部覆毛区中间无刺毛列早有钩毛群。

4.发生规律

东北大黑鳃金龟2~3年完成一代,以成虫和幼虫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雄虫有趋光性。成虫喜食豆类植物,并在其田间产卵,因此,豆茬地常为下年发生的主要虫源地。每头雌虫可产卵约100粒,卵产在土中5~10厘米花生常引起幼虫的严重危害。黄褐丽金龟2年完成一代,以成虫、幼虫越冬。

5.防治方法

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精耕细作,深翻多耙,通过深翻,把越冬的成、幼虫翻至地表,使其冻死、晒死或被天敌捕食,同时也可受机械损伤而死亡;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进行适期灌水对杀死幼龄蛴螬特别有效;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不施未经腐熟的肥料。在成虫盛发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幼虫:幼虫危害的特点是5~6月一份,在表土约10厘米处食害作物幼苗根部。因此,必须在作物播种前进行施药才能达到防虫的目的。可用50%辛硫磷毒土,即用50%辛硫磷乳油1千克,对水1千克,混入过筛干土120~150千克配成毒土,每667m2用12.5~15千克毒土施在播种沟里。也可在大豆出苗或定苗后幼虫发生量大的地块,用药液灌根。有条件也可用生物方法防治,如利用白僵菌、昆虫病原线虫,也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二、地老虎类

1.分布与危害

地老虎种类很多,生产上重要的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三叉地老虎和八字地老虎等。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幼虫可为害多种禾谷类作物和经济作物,幼虫在近地面将幼苗从茎基部咬断或咬食子叶、嫩叶,造成缺苗断垄,其至毁种。

2.形态特征

地老虎成虫体长16~23毫米,为体暗褐色的蛾子。前翅黑褐色,后翅灰白色。

3.发生规律

地老虎种类不同,每年在各地发生的代数不同。如小地老虎为迁飞性害虫,由北向南每年发生2~7代不等。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2代,各种虫态均不能越冬,春季虫源来自南方。成虫昼伏夜出,有较强的趋化性和趋光性,用糖、醋、酒混合液(诱蛾剂)和黑光灯能诱捕大量成虫。小地老虎喜湿,凡在地势低湿,多雨湿润的地区发生量大。杂草是小地老虎早期的丰富食料。耕作粗放而杂草多的地块小地老虎为害重。八字地老虎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草地或麦茬田土中越冬。黄地老虎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昼伏夜出,多产卵在田间作物根茬上、草棒上。

4.影响地老虎发生因素

秋季多雨是两种地老虎大发生的预兆。因秋季多雨,土壤湿润,杂草滋生,地老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又有充足的食物,适于越冬前的末代繁殖,所以越冬基数大,成为翌年大发生的基础。早春2~3月份多雨,4月少雨,此时幼虫刚孵化或处于1、2龄时,对地老虎发生有利,第一代幼虫可能为害严重。相反,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中雨以上的雨日多、雨量大,造成1、2龄幼虫大量死亡,第一代幼虫为害的可能性就轻。

5.防治方法

早春铲除地头、地边的杂草,并带到田外及时处理或沤肥,可消灭一部分卵和幼虫;施行秋翻、秋耙,可杀死大量越冬幼虫:对大龄幼虫,可在每天早晨扒开被害株的周围进行捕杀。在发蛾期间,利用黑光灯或糖、醋、酒液晒,水:糖:醋:1:2:3:4,加入少许农药诱杀成虫。也可选用75%辛硫磷、20%除虫菊酯乳油,分别以1:300、1:2000的比例,拌成毒土,顺垄低撒,施在幼苗根际附近,形成6厘米宽的纽带,每667m2施撒20~25千克,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0倍稀释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在作物幼苗或杂草上适期进行地面喷洒。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越冬茄子黄叶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

上一篇:

茄子褐纹病有哪些症状,茄子褐纹病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