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虫是鞘翅目叩头甲科叩头甲幼虫的统称,为重要的地下害虫,发生年严重地块幼苗为害率超过30%。而且,近年来其为害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本文为大家详细分析了玉米金针虫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希望能够对农户们防治该虫害提供参考。
1、为害症状
成虫在地上取食嫩叶,幼虫为害幼芽和种子,或咬断刚出土的幼苗,有的钻蛀茎或种子,蛀成孔洞,致受害植株干枯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2、形态特征
成虫一般颜色较暗,体形细长或扁平,具有梳状或锯齿状触角。胸部下侧有一个爪,受压时可伸入胸腔。当叩头虫仰卧时若突然敲击爪,即会弹起,向后跳跃。幼虫长圆筒形,体表坚硬,蜡黄色或褐色,末端有两对附肢,体长13~20mm。
3、发生规律
为害玉米的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和褐纹金针虫3种,常见的有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主要以幼虫在地下为害玉米幼苗根茎部,可咬断刚出土的幼苗,受害部位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齐,也可蛀入种子和已长大的幼苗茎基部里取食为害,蛀成孔洞,使被害植株干枯而死亡。金针虫的生活史很长,因不同种类而不同,常需3~5年才能完成一代,各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地下越冬,越冬深度20~85cm。
沟金针虫约需3年完成一代,成虫白天躲在田中或田边杂草中和土块下,夜晚活动,雌成虫不能飞翔,行动迟缓有假死性,没有趋光性,雄成虫飞翔能力较强。卵产于土深3~7cm处,孵化后幼虫直接为害作物。土壤温湿度对沟金针虫影响较大,10cm处土温达6℃时幼虫和成虫开始为害;夏季温度升高时,幼虫又可向土壤深处转移。沟金针虫适于旱地,但对土壤水分有一定的要求,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5%~18%;干旱平原春季雨水较多,土壤墒情较好,为害加重。
细胸金针虫多2年完成一代,也有1年或3、4年完成一代的,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20~40cm处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开始出土为害,4~5月为害最盛,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对腐烂植物的气味有趋性,常群集在腐烂发酵气味较浓的烂草堆和土块下。幼虫耐低温,早春上升为害早,秋季下降迟,喜钻蛀和转株为害。土壤温湿度对其影响较大,幼虫耐低温而不耐高温,地温超过17℃时,幼虫向深层移动。细胸金针虫不耐干燥,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约20%~25%,适于偏碱性潮湿土壤,在春雨多的年份发生重。耕作栽培制度对金针虫发生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精耕细作地区发生较轻。耕作对金针虫即可有直接的机械损伤,也能将土中的蛹、休眠幼虫或成虫翻至土表,使其暴露在不良气候条件下或遭到天敌的捕杀。在一些间作、套种面积较大的地区,由于犁耕次数较少,金针虫为害往往较重。
4、防治技术
4.1 用40%毒死蜱100倍液或专用种衣剂进行拌种。
4.2 耕翻土壤,减少土壤中幼虫存活数量。发生严重时可浇水迫使害虫垂直移动到土壤深层,减轻为害。
4.3 苗期可用40%的毒死蜱1500倍液或40%的辛硫磷500倍液,与适量炒熟的麦麸或豆饼混合,制成毒饵,傍晚顺垄撒入玉米基部,利用地下害虫昼伏夜出的习性将其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