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褐斑病发生普遍,严重影响了果树的生长、花芽形成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给果农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将苹果褐斑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与防治对策介绍如下,以供果农参考。
1、症状
苹果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果实、叶柄。叶片染病,初发生在树冠下部和内膛叶片上,初见直径0.2~0.5毫米褐色小点,单生或数个连生,病部中央产生许多肉眼可见轮纹状排列的小黒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病斑背面中央深褐色,四周浅褐色,有时老病斑的中央灰白色,后期变黄,但周围仍保持绿色晕圈,且病叶易早期脱落,尤其是风雨之后病叶常大量脱落,病叶黄化脱落的原因是由于病菌分泌毒素刺激叶柄基部提前形成了离层细胞。果实染病,初生淡褐色小点,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褐色,稍下陷,直径6~12毫米表面散生具光泽的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病部表皮下果肉褐色,组织坏死不深,呈海绵状干腐。晚熟品种果实受害较多。叶柄染病,产生黑褐色长圆形病斑,致输导作用受阻,常致叶片枯死。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分生孢子盘或子囊盘在病叶上越冬,立春产生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叶的正面或背面侵入,以叶背面为主,潜育期6~12天,干旱年份长达45天,潜育期随气温升高缩短。病菌从侵入到引起落叶约13~55天,田间5—6月始发,7—8月进入盛发期,10月停止扩展。
该病的发生、流行与雨水、树势、栽培管理及品种有关。分生孢子的传播和侵入需有水,冬季温暖潮湿是病叶与落叶上子囊盘形成的必要条件,冬季不干、春雨早且多的年份有利病害发生流行,特别是春秋雨季提前且降雨量大的年份,病害大流行。从树势、树龄来看,同一品种的幼树较老树抗病;同一株树的当年结果枝发病率较歇果枝高,树冠内膛下部比外部、上部发病早且多,这可能与树冠内部、下部荫蔽、通风透光差、湿度大有关。苹果各品种中,嘎啦、红富士、新红星易感病;祝光、小国光较抗病。
3、防治方法
3.1 加强栽培管理
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土壤黏重或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排水;合理修剪,避免果园密闭,使树冠通风透光,以减轻病害发生。
3.2 清除越冬菌源
秋末冬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3.3 药剂防治
可用1∶2∶200倍波尔多液或200倍锌铜石灰液(硫酸锌0.3∶硫酸铜0.7∶石灰2∶水200),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药时间可根据发病期确定,一般可在花后结合防治轮纹病或食心虫喷第1次药,以后隔15天1次,连续防治4~5次。
注意:幼果期使用波尔多液易受害形成锈果,应该在套袋以后或5月底再开始使用,该药成本低,防治效果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