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叶霉病是温室大棚春提早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后蔓延迅速,在短期内即可暴发流行,对温室大棚番茄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番茄叶霉病的症状、病原及侵染和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病害症状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時也危害茎、花和果实。叶片染病,叶面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褪绿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后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毛。条件适宜時,病斑正面长出黑霉,随病情扩展,叶片自下而上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斑块,硬化凹陷。嫩茎或果柄染病,症状与叶片类似。
二、病原及侵染
此病是一种侵染性病害,是由一种黄枝孢菌侵染所致,属半知菌亚门枝孢属。成束的分生孢子梗伸出器官的气孔后,生出有隔膜的分生孢子,伴随病原菌生长发育,在番茄叶、茎、花、果实上,都会出现症状,但是常见症状是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一些褪绿斑,后期变为灰色或黑紫色不规则霉层,叶片正面在相应部位褪绿变黄,严重時,叶片干枯卷缩。从发病顺序看,从植株下部向上蔓延,病菌越冬体,是菌丝体或菌丝块,它依附在植株病残组织上,也有的分生孢子附存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于种皮内越冬。次年残存于土壤中或种子上的病原,成为初侵染源。菌丝体生长扩展产生分生孢子,依靠气流传播,种子表面的分生孢子和种皮内残存的菌丝,经生长发育后产生分生孢子,这也是叶霉病的一个初侵染源。总之,不管在病残组织上或是种子内外,都是以产生分生孢子作为传播体,一次次重复扩大侵染。主要侵染条件是温度,9-34℃病原就能生长发育,发育最适温度是20-25℃。在最适温度且湿度较大時,仅需10-15天可普遍发病。再加上通风条件不良心光照不足,更有利于发病。
三、防治措施
1.播种前施足磷、钾肥,并做好种子选用和种子处理,种子以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后及時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防止土壤结板,提高出苗率。
2.选用抗病品种并处理种子。选用东圣3号、金棚1号抗叶霉病品种。播前种子用52-55℃温水浸种20-30分钟,35℃左右高温催芽。晾干后播种或用1%高锰酸钾800倍液浸泡30分钟,捞出后催芽播种。
3.选用无病虫苗床。播前用多菌灵、万霉灵等对菌床和大棚消毒。育苗场地远离茄科作物,要求地势高、通风良好,采取多种措施培育无病幼苗。
4.合理轮作,避免重茬,与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减少初侵染源。
5.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适時通风,适時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時排湿,使棚内温度控制在28-30℃,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形成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温湿度条件。合理密植,及時整枝打权,配方施肥,避免氮肥过量,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适時通风,适当控制浇水。
6.定植前密闭棚室,每米3用硫磺0.13千克,与锯沫0.25千克混匀,点燃后熏24小時。
7.加强管理,在番茄生长期适時中耕除草,浇水追肥,并及時降低田间湿度,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同時在开花前喷施菜果壮蒂灵,提高花粉量,增强循环坐果率,提高番茄品质,使番茄连连稳产优质。
8.高温闷棚。生长健壮的番茄发病后,选晴天,使温室温度保持在34-36℃条件下,高温闷棚2小時,然后逐渐通风,抑制病菌发生。
9.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每667米2用250-300克45%百菌清烟剂点燃后熏12小時,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20%武夷霉素15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10.化学防治幼苗移栽前7天使用药剂处理,避免将带虫或带毒植株移入大棚。移栽后及時使用吡虫啉、阿克泰等药剂喷雾进行防治。收获后及時清洁温室和周围环境,去除残枝落叶、落果,并使用磷酸三钠、敌敌畏等药剂对大棚进行全面消毒处理。通过防治大棚烟粉虱传播病毒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可装置防虫网,使用黄板诱杀烟粉虱,也可用吡虫啉、阿克泰、甲基阿维菌素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一般每3天喷一次,可以保证杀死不同世代的烟粉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