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花生死棵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总结

2019-01-07 00:08:25浏览:13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近几年,随着花生价格的提高,滦南县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常年种植面积都在1.33万hm2左右,是滦南县的重要粮油作物之一。但每

近几年,随着花生价格的提高,滦南县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常年种植面积都在1.33万hm2左右,是滦南县的重要粮油作物之一。但每年都有花生死棵现象发生,严重影响着滦南县花生产量的提高。据调查,一般年份花生死棵率达10%左右,严重时死棵率达30%~50%,有的甚至达70%,已成为花生生产上的一大障碍因素。因此,识别花生死棵的原因是确保花生高产的关键。据调查,造成花生死棵的原因主要是花生青枯病、花生根茎腐病和花生黑腐病等。现将其原因及防治对策总结如下。

花生死棵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总结

1 花生青枯病

该病是一种土传细菌性病害,发病时,先从顶尖叶片萎蔫下垂,接着下部、中下部叶片凋萎,初期病株白天呈萎蔫状,黄昏后至翌晨又能恢复正常,随病情的扩展终至全棵失水萎蔫而死。7月暴雨后骤晴的天气易发生,该病发生在花期和结果初期。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如滦南县目前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唐8252和花育22等。二是实行轮作。如花生—小麦—玉米轮作。三是泡田灭菌。在播种前灌水泡田,可是病原菌窒息死亡。四是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氢氧化铜800倍液或特效杀菌王2 000倍液喷雾。还可用硫酸铜、硝石灰、硫铵混配成1∶2∶7的溶液淋病株及附近的健株,每株用1∶(1 200~1 500)倍液250 g。

2 花生茎腐病

该病又称倒秧病、掐脖瘟,是一种暴发性病害。病菌从子叶或幼根侵入植株,在根颈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黑褐色,引起根基组织腐烂。当环境干燥时,病部表皮凹陷,紧贴茎上,发病部位多在茎基部贴地面,成株期感病后,10~30 d全株枯死。当潮湿环境时,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器(即黑色小突起),病部表皮易剥落,纤维组织外露。6月中下旬为该病发生高峰。

防治方法:一是施用腐熟肥料,加强田间管理。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将其带出田外深埋,并在土壤表面喷施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二是合理轮作。最好和小麦、高粱、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三是防止种子发霉,保证种子质量。选用抗病品种;安全贮藏种子,注意通风防潮;晒干种子,保证含水量不超过10%;不能使用霉种子、变质种子播种;适时收获,防止发霉。四是药剂防治。药剂浸种,用25%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5%~1.0%药剂对水配成药液浸种或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浸泡24 h取出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下种子量的5%,掺入细土1.5~2.0 kg分层喷水撒药,然后拌匀,催芽播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适时进行药剂喷雾防治,当田间发病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用药液750~1 125 kg/hm2。一般可于基本齐苗后的发病初期喷1次,开花前再喷1次。生长期药剂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加50%多菌灵粉剂喷雾。在花生齐苗后和开花前后各喷1次,或者发病初期喷1~2次,用普力克800~1 000倍液喷雾,还可兼治花生根腐病、立枯病、叶斑病等。

花生死棵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总结

3 花生根腐病

根腐病在花生各生育期皆可发生。花生播后出苗前染病,可引起烂种、 烂芽;苗期受害引致根腐、苗枯;成株期受害引致根腐、茎基腐和荚腐,病株地上部表现生长不良、叶片变黄、植株矮小,终致全株枯萎。

防治方法:一是把好种子关。做好种子的收、选、晒、藏等工作;播前翻晒种子,剔除变色、霉烂、破损的种子,并用种子重量0.3%的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密封24 h后播种。二是合理轮作。因地制宜确定轮作方式、作物搭配和轮作年限。三是加强栽培管理。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视天气条件适期播种;整治排灌系统,提高植地防涝抗旱能力,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注意施用基肥,抓好田间卫生,增肥改土,注意施用不带病残体的净粪,适当增施磷钾肥。在花生前期管理中应及时喷施促花王3号,合理追肥浇水,并在开花前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根块膨。应采用特效杀菌剂+叶面肥混合灌根或茎基部喷施。可结合防治花生叶斑病、花生疮痂病选用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爱苗)300 mL/hm2,或50%氯溴异氰脲酸600 g/hm2,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240 g/hm2+中联化工药肥合剂粒粒宝750 m L/hm2对水450~750 kg喷雾,隔10~15 d喷1次,连喷2~3次,交替施用,喷足淋透。如果田间有蚜虫、棉铃虫发生,可同时加入10%吡虫啉300~375 g/hm2、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兼治。

4 花生黑腐病

病原菌能侵染植株的地下组织,使主根变黑并坏死,使根尖脱落。根部和豆荚会出现黑色凹陷的伤口。叶片顶端和叶脉间会变黄枯萎,土壤表面会出现橙红色的子囊壳。囊孢子会从子囊壳中流出明显的黄色浓液。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加强品种抗性调查,以尽快寻找抗病品种。二是清理病藤。重病田块收获时彻底收集病藤集中烧毁,避免用病藤沤肥,以减少初侵染菌源。 三是种子处理。播前精选种子,剔除可疑种子,进行种子消毒(40%三唑酮多菌灵或45%三唑酮福美双可湿粉按种子重量0.3%拌种并密封48 h后播种)。四是进行轮作。重病田避免连作,有条件最好实行水旱轮作1~2年。五是科学施肥管水。配方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勿偏施过施氮肥。整治植地排灌系统,提高植地防涝抗旱能力,实行高畦深沟栽培,雨后及时抓好清沟排渍降湿。六是药剂防治。加强巡查,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从下针结荚期开始,加强巡查,发现中心病株,随即喷施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1)1 000~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30%氧氯化铜(1∶1)800~1 000倍液,或50%施保功+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1)1 00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5%三唑酮福美双1 000倍液,隔10~15 d喷1次,喷3~4次或更多,前密后疏,交替施用药剂,着重喷施植株下部及地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西瓜整枝方法、技术及注意事项总结

上一篇:

茄子死秧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深入分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