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茶毛虫发生情况逐年加重,直接影响茶农的经济收入和健康。为此,急需控制茶毛虫的发生,减轻其危害。以下内容为大家详细总结了茶树茶毛虫的为害特性、发生规律、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1、发生情况
茶毛虫在我县1年发生2代。以卵块在茶丛中及下部老叶背面越冬,各代发生较整齐,第1代幼虫在4月上旬至6月中旬,危害春夏茶;第2代在7月上旬至9月下旬,危害夏秋茶。各虫态历期:卵期10~15d(越冬卵120d以上),幼虫期30~50d(6~7龄),蛹期10~30d,成虫期2~10d。
2、为害特性
初孵幼虫先食卵壳,后食叶片,1~3龄幼虫具有群集性,取食下表皮和叶肉,呈淡褐色半透明胸膜,3龄以后食量增加,并分群,吃食叶片成缺刻状,留下叶脉,暴发情况下,一扫而光,树枝大受摧残,影响次年产量。幼虫较敏感,受惊后抬头左右摆动,甚至吐丝下垂。同时怕强烈的阳光和高温,早晚在茶树叶片上取食,中午移至树下部危害。老熟幼虫下树,在枝落叶或土缝间结茧化蛹。
3、发生规律
茶毛虫发育的速度及发生迟早与温度关系密切。一年中各世代历期因气温高低不同而异,第1代气温低,完成1代历期约220d,第2代气温高,约80d。越冬卵春后需在气温12℃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上才能孵化。因此,早春气温高低直接影响第1代虫口的早迟。
气温同时还影响成虫产卵场所的选择,越冬卵多产在阳坡茶丛和茶丛向阳的侧片。因此,第1代茶毛虫以阳坡茶园为多,第2代以阴坡茶园为多。
4、重发原因分析
4.1 虫源因素
近年来,茶园均有一定数量茶毛虫为害。而随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深入发展和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茶园耕作管理粗放,一年甚至几年不对茶园进行人工管理,为茶毛虫的栖息和顺利越冬提供了良好场所,使大量卵块安全度过越冬期,为茶毛虫的重发提供了充足的虫源,导致茶毛虫加重发生。
4.2 人为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茶毛虫的特殊生活习性,茶农在对茶毛虫防治的农药品种选择、使用剂量、防治时间以及防治方法等环节上极不注意,对生物因子的杀伤破坏较大,自然控制力减弱,因而诱发了茶毛虫的加重发生。
5、田间调查
5.1 卵密度调查
选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越冬卵在3月份调查,第2代卵可在第1代成虫产卵末期至孵化前,约在6月底7月上旬进行。每一调查点取3丛以上的茶丛,仔细观察和记载叶背卵块数和幼虫群数。
5.2 茶丛幼虫发生率(丛发生率)调查
当丛发生率达60%~100%,而且平均每丛有卵块虫群1个,预计将普遍成灾,此类茶园列为重点,进行全面喷药防治;当丛发生率在50%左右,平均每丛有卵块虫群1个,预示着半数茶丛被害成灾;当平均每丛发生率在10%以下,且平均每丛有卵块1个,仅有少数茶颗零星发生,应进行挑治,或采取人工采卵采虫群的方法。
5.3 幼虫孵化进度调查
在田块固定卵块若干,结合室内插枝水培饲养,逐日观察卵孵化情况,计算孵化率。待孵化率达80%以上,即可预报在10d内进行防治。
6、综合防治措施
6.1 人工防治
摘除越冬卵块,可在11月份至翌年3月份进行,特别是向阳温暖的茶园应重点进行,发现卵块,连叶摘除。捕杀幼虫应在1~3龄,剪下有虫叶片,就地踩死。
6.2 农业防治
掌握茶毛虫蛹期,进行茶园中耕除草,清除枯枝落叶,翻埋虫蛹,阻止成虫羽化。
6.3 灯光诱蛾
成虫具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6.4 化学防治
应重点抓好第1代幼虫3龄期前用药。常用80%DDV 1 000~1 500倍液、甲氰菊酯2 000倍液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
6.5 保护利用天敌
茶毛虫天敌较多,在化学防治时,应尽量保护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