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葡萄干黑筋病的发病症状、病源、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9-01-07 00:25:49浏览:73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葡萄干黑筋病是指葡萄将近成熟时,大面积果实提前着色,用手一摸籽粒脱落、穗筋发黑的现象。该病严重影响了葡萄的生长,给农户们

葡萄干黑筋病是指葡萄将近成熟时,大面积果实提前着色,用手一摸籽粒脱落、穗筋发黑的现象。该病严重影响了葡萄的生长,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葡萄干黑筋病的发病症状、病源、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1、发病症状

巨峰葡萄干黑筋病主要发生在多年生、果实负载量较大的巨峰葡萄植株上,在负载量过大的提子葡萄上也有零星发生。患该病的葡萄着色早,但比正常颜色稍微透亮,初发病时不易被发现,发病穗用手轻摸,籽粒脱落,脱落处发黑,其余穗仍好。发病中期,整个穗轴发黑干枯,但果枝正常。该病发病时不止危害一穗,而是成片整株得病。

2、病源分析

起初许多技术专家认为巨峰葡萄干黑筋病是缺素或真菌浸染所致,但是果农多次应用微肥和各类杀菌剂防治效果甚微。后通过对发病植株、穗轴的仔细调查和研究发现,初得病的巨峰葡萄根系衰弱,根部很少见到细白须根;发病严重的,根部毛细根几乎全部腐烂,第二年发芽较晚,叶面发黄,难以挂果。发病植株一般挂果量较多,强壮树每株留13个果穗以上的发病较普遍,9个果穗以下的几乎没发病;中庸树每株留5个果穗的发病很少,留10个果穗以上的中庸树几乎都得此病。取病害部位经过培养基培养后没有发现各类霉状物,把病粒放于高倍显微镜下没有发现病原物。在葡萄发病初期,采用叶面喷施大量元素的办法,病情明显减轻。由此,我们诊断巨峰葡萄的干黑筋不是真菌、细菌类浸染所造成,而是巨峰葡萄“衰老病”所致。

3、发病主要原因

3.1 产量过高

据调查,巨峰葡萄坐果剂在我县应用历史已久,只要有花序便能坐果,坐果后许多果农不舍得疏果穗,全部蘸用葡萄膨大剂,每株果穗大多在13个以上,多的达到20个,每666.7m2产量达到4000kg很平常,高的则达到7000kg。

3.2 抑制性生长调节剂应用浓度过大

适量的抑制性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坐果率,但在实际生产中,果农为了多坐果,使果型紧凑,便大浓度、多次施用抑制性生长调节剂,坐果率虽然提高了,但是抑制了植株生长,降低了根的生长量。

3.3 化肥施用量大

有机肥能够改变土壤通透性,但果农由于嫌麻烦几乎不施用,为了满足高负载量的需求,只能靠大量施用化肥。有的每年施用化肥达到6次,每666.7m2施用化肥达到600kg。大量化肥的盲目施用,不仅造成资金浪费,更多的造成土壤板结严重,根系生长发育不良。

3.4 过早地应用催熟剂

为了提早成熟,不到果实转色期就多次高浓度的施用乙烯利催红,使植株过早老化衰败。

4、防治技术措施

4.1 合理负载

果农要清醒认识到挂果过多并不等于卖钱更多。一方面,负载高难以生产出优质果,价格上不去;另一方面,负载过高病害严重,大多数果品不到成熟就已经腐烂掉。因此,完全掌握坐果与膨大技术的果农在开花后一定要进行疏果。一般较强势树留8~12个果穗,中庸树留6~9个果穗,较弱树留5个以下果穗,过弱树不留果穗。

4.2 科学应用棱物生长调节剂

开花前7~14天应用1次抑制性生长调节剂,浓度不要高于20mg/kg;花后7~15天,生理落果开始时,应用巨峰葡萄专用膨大剂(主要含0.1%吡效隆)1次,每支10ml,兑水应不低于1.5kg。成熟前尽量不用催熟剂。

4.3 改良土壤

保持土壤通透性好,有利于根系呼吸,促进根系发育,保证根系功能正常发挥。一要尽可能多施用有机肥,每666.7m2施用有机肥不应低于3000kg;二要科学施用化肥,氮、磷、钾合理搭配,前期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促进坐果与膨大,后期多施钾肥,适当配施氮、磷肥,促进果实着色和成熟;三是施用土壤磷素活化剂,可消除因长期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疏松土壤,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恢复,提高根系活性,增加新根量,减少葡萄烂根的发生。

4.4 适当进行叶面喷肥

叶面喷肥可以补充树体养分不足,提高树势。萌芽期到展叶期,喷洒0.1%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7天1次,连喷2次,可以恢复树势;葡萄生长后期喷洒2~3次0.3%~0.5%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可以减缓树体衰老,增加树体负载力,并可以提高果实着色度和甜度,提前成熟。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核桃伤流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总结

上一篇:

山楂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