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又名四季豆、油豆角,是一种主要的蔬菜产品。随着菜豆市场需求的增加,其种植面积也在快速增加。然而,菜豆病害严重影响了其品质和产量。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总结了菜豆各种病害的发生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菜豆苗期猝倒病
1.1症状 在幼苗基部或子叶的茎上,初期产生水渍状病斑,接着病部变成褐色,溢缩成线状开始倒伏。发生在子叶下时,很快歪脖。有时子叶刚刚出土,胚芽已经腐烂染病。苗床初发病时,只见几株幼苗发病,几天后即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展蔓延,最后引起大片幼苗猝倒。在高温、高湿的土壤表面,寄主残体和附近床面上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春季棚室和育苗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
1.2发病原因 其病原菌是绵腐菌,孢子在20 ℃~24 ℃,相对湿度90 %以上,13~14 min即可萌发。
1.3防治措施 床土消毒。①在播种前12~14 d,将床土锄松,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40 mL加水5 kg,喷淋在床土上,立即用农膜覆盖严。过4~5 d后去掉农膜,让其挥发完后,即可播种育苗。②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7 %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取其一种1 m2用8~10 g,加半干细土0.5~1.5 kg,拌成药土,播种时下垫1/3,上盖2/3。另外可在苗床上撒少量的干土或草木灰,以降低土壤表面湿度,预防发病。
2、菜豆锈病
2.1症状 发病初,叶上产生黄白色稍突起的小斑点,后渐扩大成黄褐色隆起的病斑。病斑破裂,散发出大量红褐色粉末。病斑多在叶背面,叶正面成褪绿斑点。病斑密集,致使叶片枯黄、皱缩、脱落。
2.2发病原因 该病为真菌病害。病菌在田间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通过气流传播。发病适温为15 ℃~24 ℃,相对湿度在95 %以上时易发病。夏季多雨、浇水过多、通风不良、氮肥过多、植株徒长过密、连作等情况,病害发生严重。
2.3防治方法 ①利用矮生的抗病品种。②与非豆类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③春季早育苗、早栽培,避开高温发病季节。④及时清洁田园,把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减少病源。选地势高燥地栽培,忌低洼地;适当灌水,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保护地加强通风,栽培密度适宜,避免发病条件。⑤发病初期可用:25 %粉锈宁2000倍液,40 %敌唑铜4000倍液;50 %萎锈灵800~1000倍液,上述药之一,或交替使用,每7~10 d 1次,连喷2~3次。
3、菜豆炭疽病
3.1症状 叶片发病,沿叶脉扩展成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小条斑,初为红褐色,后变为黑色至黑褐色。叶柄和茎上病斑是细条状。病部凹陷和龟裂,致使叶片萎蔫。成熟的豆荚上发病,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成长圆形至近圆形,中心黑褐色至黑色,边缘淡褐色至粉红色。豆荚成熟后,病斑色泽较淡,边缘隆起,中心凹陷。
3.2发病原因 该病为真菌病害。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或在种子上越冬。翌年借风、雨、昆虫传播。发病适温为17 ℃,适宜的相对湿度80 %以上。在温凉、多湿,地势低洼、通风不良、种植过密、土壤粘重等情况下,发病严重。
3.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种子应进行消毒处理,方法有:用甲醛的200倍液浸种30 min,洗净再催芽;或用50 %多菌灵或50 %福美双,按种子重量的0.3 %~0.4 %拌种后播种。③实行与非豆类作物2年以上的轮作。④利用地膜覆盖,减少浇水次数,降低田间湿度;深翻土地,增施磷、钾肥料;勤中耕,注意通风透光。⑤发病初可用:80 %炭疽福美500倍液;65 %代森锌500倍液;50 %托布津500倍液;上述药之一,或交替使用,每5~7 d 1次,连喷2~3次。
4、菜豆细菌性疫病
4.1症状 叶片发病,从先端或边缘开始,初生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成为褐色、干枯、质薄、半透明的大班。病斑周围有黄色晕环,温度大时,晕圈处分泌菌脓。嫩叶发病,常皱缩变形、扭曲,甚至脱落。豆荚上受害,初呈暗绿色油浸状小斑点,扩大后为不规则形,红色,有时略带紫色,最后变为褐色斑。病斑中央下陷。
4.2发病原因 该病为细菌性病害。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种子内越冬。翌年借昆虫、雨水、农具等传播。病害发生适温为24 ℃~32 ℃,在高温、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发病严重。
4.3防治方法 ①在无病区或无病植株上留种。带菌种子可用45 ℃温水浸种10 min;或用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4 h;或用50 %福美双或50 %敌克松按种子重量的0.3 %拌种,以消灭种子上的病菌。②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③实行与非豆类作物2~3年的轮作。④适当早播、早收,避开高温发病期;合理密植,改善通透条件,适当浇水,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深理或烧毁,减少病源,及时防治害虫,防止传播。⑤发病初可用;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新植霉素200单位;45 %代森铵1000倍液,上述药之一,或交替应用,每7 d 1次,连喷2~3次。
5、菜豆根腐病
5.1症状 发病初,下部叶片发黄,从叶边缘开始枯萎。茎的地下部分及主要上部呈黑褐色,病部稍下陷,有时开裂到皮层。剖视茎部,维管束变暗褐色。潮湿时,病株基部产生粉红色的霉。
5.2发病原因 该病为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存活。通过肥料、农具、雨水、灌溉等传播。病菌生育适温为29 ℃~32 ℃,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在土质粘重、低洼易积水、连作、种植过密、通透不良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5.3防治方法 ①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②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栽培;利用高畦、高垄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雨季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及时清理病株,集中烧毁或深埋,病穴撒石灰粉消毒。③在播种或定植时,用70 %甲基托市律或50 %多菌灵药土(药与土比例为1:50)穴施或沟施,每666.7 m2用纯药1.25 kg。④发病期可用70 %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75 %百菌清600倍液;70 %敌克松1500倍液;上述药之一向根部喷雾或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