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蔬菜蓟马的危害特点、特征习性及防治方法

2019-01-07 00:32:18浏览:10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蓟马又名棕榈蓟马、瓜蓟马、棕黄蓟马,为害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茄科等数十种蔬菜。因此,做好对蔬菜蓟马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蓟马又名棕榈蓟马、瓜蓟马、棕黄蓟马,为害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茄科等数十种蔬菜。因此,做好对蔬菜蓟马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蔬菜蓟马的危害特点、特征习性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为害特点

蓟马以成虫和若虫锉吸瓜果、豆类蔬菜的嫩梢、嫩叶、花和果的汁液,使被害组织老化坏死,枝叶僵缩,植株生长缓慢,幼瓜、嫩荚或幼果表皮硬化变褐或开裂,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mm,金黄色。头近方形,复眼稍突出。单眼3只,红色,排成三角形。单眼间鬃位于单眼三角形连线外缘。触角7节,翅2对,周围有细长缘毛,腹部扁长。若虫黄白色,3龄,复眼红色。卵长椭圆形,白色透明,长0.2mm。

蔬菜蓟马的危害特点、特征习性及防治方法

三、生活习性

蓟马在广东年发生20多代,广西17~18代,渐江11~12代,北方地区可发生8~10代左右,保护地内可周年发生。在南方可终年繁殖,世代重叠严重。发育适温15~32℃,2℃仍可生存。卵、若虫、蛹及全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8℃、70.4℃;12.1℃、79.6℃;12.2℃、59.9℃;11.7℃、209.9℃。卵期2~9天,若虫期3~11天,“蛹期”3~12天,成虫寿命6~25天。

成虫在土壤内羽化爬出土表后向上移动,较活跃,有强烈的趋光性和趋蓝色习性,在作物叶片上,“跳跃”飞动,多在幼嫩多毛的部位取食。雌成虫主要营孤雌生殖,偶行两性繁殖。卵散产于叶肉组织内。每雌产卵22~35粒。若虫怕光,多聚集在叶背取食,到三龄末期落入土中“化蛹”,在离土表3~5cm处栖息。土壤含水量8%~18%时,“化蛹”和羽化率最高,骤然降温易死亡。南方在春季和秋季多分别出现为害高峰,以秋季严重。北方地区多在夏、秋季形成严重为害。主要天敌有草蛉类、东亚小花蝽、小花蝽和蜡蚧轮枝菌及蜘蛛等。

蔬菜蓟马的危害特点、特征习性及防治方法

四、防治方法

1.每茬收获完毕,彻底消除田间植株残体和田间附近的野生寄主,注意妥善处理。

2.避免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间作、套种。提前或延后种植,避开为害高峰期。

3.地膜覆盖栽培。黄蓟马发生时期适当增加田间浇水。

4.蓟马发生初期采用蓝板诱杀。

5.适时进行药剂防治。此虫繁殖快,易形成灾害,防治应立足于早期,通常单株虫口达3~5头即需喷药防治。可选用20%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4000倍液,或1.8%虫螨克乳油3000~4000倍液、10%赛乐收乳油800~1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喷雾。重点防治幼嫩部位和叶片背面。保护地宜采用常温烟雾施药技术施药。

6.有条件可人工饲养繁殖小花蝽、草蛉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樱桃心腐病的症状特征、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上一篇:

花椒干腐病的病害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