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早穗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2019-01-07 00:41:39浏览:61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水稻早穗是水稻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现象,轻微早穗一般减产5~10%,严重早穗一般减产50%以上。因此,农户们必须了解水稻早穗的产

水稻早穗是水稻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现象,轻微早穗一般减产5~10%,严重早穗一般减产50%以上。因此,农户们必须了解水稻早穗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下面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水稻早穗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水稻早穗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一、造成早穗的原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1、内因 是由于水稻品种感温性强,全生育期短,在超秧龄情况下,由于已满足该品种的有效积温,便开始幼穗分化。

2、外因 一是在育秧期间温度偏高,秧龄过长。水稻在秧田期已经开始幼穗分化,移栽后不久就开始抽穗;二是播种量过大,个体营养面积小,营养条件差,使营养生长期不正常地缩短,很快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而使水稻在秧田期或移栽后不久,就开始幼穗分化,导致早穗现象发生。

具体表现在:

⑴、秧龄过长。一般杂交中稻品种的适宜秧龄在35天左右,而由于干旱严重,等水插秧,秧龄过长,特别是秧龄超过50~60天以上,很容易造成带胎插秧,秧苗在秧田期已经开始幼穗分化,插秧后不久就开始抽穗;

⑵、气候因素。由于高温干旱,日照充足,导致有些杂交水稻品种生育进程加快,提前进入生殖生长,从而发生早穗现象;

⑶、品种特性和肥水管理。全生育期短的品种以及不适宜的控肥,氮肥用量不足,也会造成早穗现象。而全生育期长的品种,在播种较稀、秧龄适中、肥力条件高、氮肥施用较多的田块,不易出现。

水稻早穗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二、水稻早穗现象的预防措施

一般水稻的生育期是比较固定的,水稻从育秧到移栽、分蘖、拔节、抽穗、成熟都有一个较固定时间间隔,主要受品种自身的遗传基因控制,然而环境的变化对水稻品种本身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影响。水稻品种从种到收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只有满足基本营养生长所需的积温要求,才能进入下一生殖生长阶段。然而影响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时间的长短外界因素是这一时期的活动积温;特别是一些早熟品种,因其基本营养生长期短,更易发生早穗现象,从而造成水稻品种因营养生长不足而低产,品质差。防治水稻早穗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

水稻一旦出现早穗现象,不要灰心丧气,更不要弃耕。更应加强管理,保持水层,增施氮肥,以促进水稻分蘖的生成与生长和发育,利用分蘖来弥补水稻产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1、高温干旱,日照充足时,应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和前茬作物成熟期早迟,库塘蓄水情况等,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恰当的秧龄。

2、扣种稀播 培育壮秧,带蘖移栽。降低秧田播种量,并根据秧龄长短确定适宜播种量,保证秧苗有一定生长面积,不使个体生长受到抑制。

3、对已经超龄的秧苗,要采用补救措施:移栽前多施“出嫁肥”,以利于移栽后早发根成活、早分蘖,促进营养生长,延迟穗分化;适当浅栽,争取高位分蘖成穗;移栽后加强肥水管理,重施分蘖肥,浅水管理,干湿交替,促进营养生长,增加个体生长量。

4、对于孕穗即将抽穗的田块,不能晒田,要抓紧时间灌水,保持一定水层,避免因为缺水造成颖花分化后发育不良,空瘪粒增加。

5、及时追施穗肥,以促进分蘖穗早生快发,充分发挥分蘖穗在产量构成中的主要作用,最大程度上挽回因为早穗所造成的产量损失。⑴每亩追施尿素3kg作为穗肥;⑵抽穗期间,在分蘖穗抽出5%左右时,每亩用0.5g九二○叶面喷雾,促进齐穗;⑶孕穗期、抽穗期分别喷施0.5%磷酸二氢钾溶液各1次,以延长功能叶光合作用期,提高结实率。2、人工防治 结合养护管理摘除卵块及初孵群集幼虫集中消灭,消灭越冬幼虫及越冬虫茧。

3、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土蜂、马蜂、麻雀等天敌。于绿尾大蚕蛾卵期释放赤眼蜂,寄生率达60%至70%,于低龄幼虫期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液1500~2000倍液防治,于高龄幼虫期喷洒每毫升含孢子100亿以上的苏云金杆菌乳剂400~600倍液防治。

4、化学防治 于幼虫盛发期喷洒20%灭扫利乳油2500~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草莓疫霉果腐病的病原、危害症状、发生因素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南瓜青霉病的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