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瘿蚊,俗称枣叶蛆,常常危害枣树造成生长势削弱,从而使枣产量受到影响。那么,枣树枣瘿蚊危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农户们又该如何防治枣树枣瘿蚊呢?今天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1、形态特征
雌性成虫体长1.4-2毫米,复眼黑色,呈肾形。触角细长,念珠状,各节上着生环状刚毛。胸部色深,腹部、胸背有3块黑斑。足3对,腹部细长,共8节,末端具有明显管状产卵器,前翅透明,后翅转化成平衡棒。雄虫腹部小,足3对,细长,疏生细毛。卵长约0.3毫米,长椭圆形。幼虫体长1.5-2.9毫米,乳白色,有体节无足。蛹 略呈纺锤形,尾端略粗,初化蛹为浅桔黄色,长1.1―1.9毫米,头顶上有额刺1对,下列2条触角,胸足及翅芽清晰,腹部8节。后期黄褐色。茧椭圆形,灰白色,胶质外附土粒。茧长约2毫米,以白色丝做成薄茧,略呈椭圆形,质软,茧外缀结小土粒,形成如小米粒大的土茧。
2、生活习性
枣瘿蚊为枣树主要害虫之一,该虫食性单一,只危害枣树,一年发生5-6代,以幼虫在树冠下土壤浅处做茧或化蛹越冬,茧、蛹多集中在浅土层中和草根处、腐烂有机质处,少数在杂草、落叶、树皮内越冬。4月下旬越冬代蛹开始羽化,高峰期出现在四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于4月底5月上旬开始产卵,产卵时间20-30min,此时,枣基部叶腋长出第一朵花蕾。成虫个体寿命1-3天。第一代卵产在末展新叶、幼芽缝隙内,以后各代卵产在幼芽缝隙、花序缝隙内,卵块状或线状排列。第一代卵期20天左右。4月底5月上旬开始孵化第一代幼虫。此时叶腋处发生1―4个花蕾,孵化高峰期在5月中旬,枣树始花。幼虫孵化后,一龄幼虫分泌粘液于体后,二龄幼虫粘液包裹整个身体。幼虫经4次蜕皮后变成蛹。第一代幼虫期约25天,以后世代重叠。五月中旬至7月中旬发生第二代,六月中旬至八月中旬发生第三代,七月下旬开始发生第四代卵,八月下旬第四代老熟幼虫入土做茧或化蛹越冬。幼虫孵化后吸食叶片汁液,使叶片向两边纵卷,并藏在其中为害。受害叶片逐渐变紫红色,质硬而脆,最后变黑枯萎、脱落,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减少光合产物,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成虫在低温时活动力差,一天内以中午温度高时活跃,多在此时产卵。第二代以后成虫一部分将卵产在花序内危害花蕾。幼虫吸食幼叶后造成叶片卷曲,并逐渐干枯。一叶内常有几头至二十几头幼虫。幼虫在一叶内危害,不转移到其他叶片,老熟幼虫化蛹前,一部分咬破叶片落入土中化蛹,一部分钻出叶片落入土中化蛹。枣瘿蚊发生与天气关系密切。4月大风降温天气使第一代幼虫发生量减少,发生高峰期推迟3天。
枣瘿蚊个体发育时期是:卵期3―6天,幼虫期8―13天,蛹期3―5天,成虫期1―3天。一个世代平均19―22天。该虫可为害枣树的不同器官,因而各虫态的发生很不整齐,形成世代重叠。老熟的末代幼虫于8月下旬开始入土做茧越冬。
3、危害影响因素
影响危害的因素有:(1)品种:不同品种受危害差异大,小枣类萌动早的品种危害轻,各种大枣危害都比较重。不同品种危害症状也有不同。一些品种枣柄与叶同时受影响变软而早期落叶,另一些落叶较迟。(2)树龄:1―2年生树危害较轻,3―6年生矮树枣头危害率100%。(3)栽培条件:移植小树危害重,半数以上枣股危害率100%,伤枝、断枝枣头危害率100%。(4)方位:枣园内部比边界发生早,以后渐趋相同。(5)不同地区、不同枣园面积:不同地区枣园比较,株发病率、单株危害都有所不同。枣园面积较大的危害重,零星栽植的危害轻。一般情况下,幼树及低矮枣树受害较重。
4、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4月中下旬结合果园中耕除草把蛹翻入深层阻止成虫羽化出土。5月下旬果园灌水可杀死大量第二代幼虫、蛹。在树干基部堆土。选择6月上旬幼虫出土化蛹盛期,在距离树干1米范围内,培起10―15厘米厚的土堆,拍打结实,防止羽化成虫出土。
另外,在当年8月下旬以前,在枣树下覆盖薄膜,阻止老熟幼虫入土做茧或化蛹越冬。在翌年3月下旬以前,在枣树下覆盖薄膜,阻止越冬蛹羽化出土。这样均可大大减少虫源基数。
4.2 物理防治
利用枣瘿蚊成虫趋黄特性、枣园田悬挂黄色粘虫板。
4.3 人工灭虫
在枣瘿蚊对红枣叶片危害时(卷筒状),及时进行剥查,人工灭杀潜藏危害的幼虫,减少虫口基数。
4.4 化学防治
防治重点是第一代幼虫,如防治得好,以后各代不重点防治,可在防治红蜘蛛、介壳虫时兼治。在五月初枣吊5-6片叶展叶时,树上喷药一次,第一代幼虫入土期视灌水情况在地面使用50%辛硫磷乳油(亩喷0.5千克)喷一次。十年生以上枣园可视危害程度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新建枣园应严格采取措施重点预防枣瘿蚊。
4.4.1 地面施药:在各代老熟幼虫入土期,在树干周围1米的地面喷洒50%辛硫磷乳油(亩喷0.5千克),喷后浅耙,可杀死入土化蛹的老熟幼虫。
4.4.2树体喷药:各代幼虫危害初期,采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20%啶虫脒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