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国标准2035”项目调研座谈会在青海召开。从会上获悉,近三年,青海省共制定地方标准268项,修订地方标准7项,主要涉及农业、林业、畜牧业等13个重点行业,有效促进标准与重点行业领域深度融合。
其中,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制定了藜麦青藜、互助八眉猪、牦牛、黑枸杞等农林牧渔地方标准,不断健全高原特色农业标准体系。围绕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省的战略,制定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标准体系导则、自然保护区巡护、生态气象观测资料传输、重要湿地标识、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等方面的地方标准,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围绕高寒地区交通建设、建筑节能、中藏药材种植、光伏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冷链物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重点领域,批准发布了一批地方标准,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各重要领域发展提供了保障。
近三年,全省共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5个,在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覆盖了蔬菜、果品、粮经、林木、畜牧、水产等种植养殖业和三江源区黑土滩治理,覆盖面积1.14万公顷,示范农户6万余户,示范区总产量8.4万余吨,总产值达16.7亿元,辐射面积8万公顷,示范带动农户27.9万户,有力推动了相关农产品种植和畜牧业渔业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还建设了6个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及6个服务业标准试点项目,涉及旅游、交通、能源、水利、医疗、保险、文化、社会福利、社会管理等领域。并积极推动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加强区域合作,与陕西、宁夏、新疆、内蒙古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成立“新丝路经济带标准化战略合作联盟”,共同制定了羊绒毯等西部特色产品联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