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家宴、亲朋聚餐是每年春节期间餐饮市场的主角。昨日上午,由厦门市食安办联手厦门日报社、厦门广电集团推出的“月月十五查餐厅”行动再次出击,突击检查了集美区两家知名餐饮品牌连锁店:味友和临家闽南菜。受邀参加行动的三名市民和媒体记者、执法人员一起,对两家餐厅后厨食品安全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抽取主要食材进行了现场快检。
味友集美店
砧板未实行分色管理
冻库冰箱设备老化
味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厦门共开有11家连锁门店,仅集美辖区就有6家店。昨日上午,执法人员首先来到开在同集路上的味友老店。该店是集美区食品餐饮行业自律协会的成员单位之一。为让消费者就餐更放心,该店还投保了食品安全责任险。
进入该店后厨记者注意到,这里执行的是“4D管理制度”——每个设备均贴有责任人、监督人姓名和设备管理要求;在食材切配区,从抹布到砧板均执行“定位管理”,按要求在固定位置摆放。
但执法人员也发现,该店未对砧板实行“分色管理”,即通过不同颜色来区分用于处理生肉、水产品、果蔬及熟食的砧板。“砧板和刀具是最有可能发生交叉污染的地方。”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余波指出,“分色”虽然看似只是细节问题,但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避免不同的食品因使用相同的砧板和刀具而间接接触,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
检查还发现,后厨桌台上摆放的一些拆封后分装的调味品,存在标识不规范问题。比如分装的白糖标签上就没有标明厂名厂址和生产批号。用于存储半成品的一个冻库冰箱因设备老化,可能对食物存贮的温度造成影响。
此外,该店二楼因春节前重新装修,两百多平方米的餐厅目前还未来得及装灭蝇灯。执法人员指出,按照要求,餐厅每20平方米空间应该安装一盏灭蝇灯,应尽快安装到位。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要求该餐厅限期整改,并将组织“回头查”,检查整改的情况。
针对味友以“鸭肉面线”闻名的特点,市民代表也通过“入市必登系统”,查看了当日鸭肉、蔬菜等食材的进货台账和检测报告,相关台账记录齐全。第三方检测机构工作人员现场对大白菜(测农残)、鸭肉(测氯霉素、瘦肉精)和目鱼(测甲醛)进行抽样快检,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临家闽南菜
餐具消毒有漏洞
分装调料未标保存条件
检查第二站为临家闽南菜集美店。该餐厅证照齐全,从业人员健康证、索证索票、台账等资料分类整理上墙公示,较为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动态等级为B级,食材由总部集中配送,也投保了食品安全责任险。执法人员介绍,对B级企业,市场监管部门除日常巡查,每年还会开展一到两次现场检查,如不及格,会敦促餐厅及时整改。
在该店二楼餐厅,执法人员随机挑选了摆放在餐桌上的一副碗碟汤勺,现场使用“ATP荧光测试仪”进行餐具洁净度检测,结果显示汤勺检测数值为3,碗碟检测数值为10。但在后厨桌台下的保洁柜内,执法人员同样随机挑出的一个肉眼看来也很“干净”的餐盘,却发现检测超标。执法人员介绍,“0~30是干净,30~100需提醒企业加强管理,超过100就是超标。”
检查中还发现,该店存在切生、熟食的砧板分类标签不够规范,分装的调料标签未加注保存条件,萝卜焖饭等半成品未在保鲜膜上加贴生产时间、存放时限和存储条件等细节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执法人员一一指出存在问题,要求餐厅负责人拿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过后还将追踪整改情况。
在这家餐厅,抽检人员现场对芥菜(测农残)、猪肉(测瘦肉精)和金线鱼(测氯霉素)进行了抽样快检,检测结果也均为合格。
据了解,“月月十五查餐厅”自去年8月15日启动以来,已成为市场监管部门的常规工作。随着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推进,今年“月月十五查餐厅”行动也将继续聚焦市民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设置饮品、火锅等不同专题,保障市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声音
敦促商家整改
让百姓更放心
市民代表、首届厦门市十佳食安卫士曾海珂:第一次参加“月月十五查餐厅”行动,除了亲临检查现场的新鲜感,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厦门政府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越来越务实。通过这样的检查,一方面能够及时敦促商家将问题整改过来,让百姓更安心、放心地就餐。另一方面,也能让更多普通百姓都能了解政府在做什么,并且亲身参与其中。希望这项务实的举措能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