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我国主要南北冬夏栽培的水果品种,由于味道香甜可口维生素含量丰富成为人们所喜爱的水果,但是,在大棚草莓的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病虫害问题,今天,农业知识网小编就大棚草莓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要点进行详细讲解。
草莓根茎腐病
发生期:在秧苗移栽成活后——初花期。
条件:遇到连阴雨天气,一般田间湿度大,易感染根茎腐病的病菌到盛花期达到高峰。
防治方法:控温降湿通风降湿,控制氮肥施用量。
药剂防治方法:采用10%氟硅唑2000倍+磷酸二氢钾400倍液加淑梅200倍液喷雾或灌根。
灰霉病
发生期:晴天后易感染灰霉病菌,观察发现发病初期主要在易存水的地方首先发病如叶尖、叶缘、幼果顶部和基部等。
条件:主要因素是低温阴雨(雪)天气造成田间湿度大,棚温在22℃以下时草莓秧苗生长势较弱。
防治方法:宜通风时,及时通风,不浇明水,栽植密度要适宜,减少氮肥用量,防止丰长,增加光照。
发生后药剂防治:可用20%速克灵烟雾剂100g/667m2选择傍晚时刻密闭棚室在棚内均匀布放熏蒸,可连续2~3次,且不可在高温下密闭熏蒸,也可用50%乙烯菌核利粉剂500倍,每隔5~7天喷雾连续2~3次。
霜霉和疫病
条件:在棚室连续出现高温高湿时,容易感染霜霉和疫病,主要危害根部,使根冠部或根基部变褐色,植株上部萎蔫、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保护地栽培注意温度,湿度控制,必免高温高湿。
药剂防治:采用55%烯酰吗啉400~600倍液喷雾,时针可加磷酸二氢钾400倍液喷雾。
生理病害与缺素症
1.果实白化病:设施栽培中经常会发现有浆果呈白色或淡黄色或部分白化界限分明,这是白化病、白化果发育同正常果一样,只是没有颜色,没果味,果较软,外观差,易腐烂。发生较普遍白化病主要是环境因素和生理失调造成的。植株生长过肥,氮肥过多,果发育期夜温过低,湿度过大,光照不足均可造成。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生产管理,控制氮肥施入量,多施有机肥和缓施肥,增加光照补偿,合理调整温湿度减轻病果的发生。
2.草莓生理性缺钙:草莓在生长期内常出现缺钙现象,影响果的发育和果的质量。突出体现在显蕾期,土壤干燥,稻田改种草莓地块及易出现缺钙现象,典型的特征是叶焦,叶片皱缩,叶顶端不能充分展开并变黑色、干枯,顶端干枯部位与内部有淡绿色或淡黄色界限。防治方法定植前结合整地施石膏35~70kg/667m2,可有效防治缺钙现象,叶面补钙。在现蕾初期采用0.3%氯化钙400倍液喷施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