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依靠牛脱贫 过上“牛”日子

2019-02-17 14:22:56浏览:10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脱贫致富的路来宝过起“牛”日子。 文/摄  记者 刘心杨

  清扫牛舍、喂料蓄水、铡草清粪……天色渐暗,明水县光荣乡立志村的路来宝仍在自家牛棚里忙碌着。“前段时间刚卖出10多头牛犊,现在还剩8头母牛,4头小牛,它们可是我的‘摇钱树’,咱能脱贫致富都是它们的功劳。”看着自家的“脱贫功臣”,路来宝满眼激动。难以想象,记者面前这个满身泥污的养牛“行家”在两年前还是个对养殖一窍不通的贫困户。在他的带领下,立志村掀起了一股黄牛养殖热。

  路来宝一家五口人,他是家里的“老儿子”,踏实、勤劳是村里人对他的一致评价,熟悉他的人都习惯叫他“三宝”。今年36岁的路来宝一直在外打工,一手娴熟的木工手艺成了他走南闯北的“本钱”。但在两个哥哥相继结婚离家后,孝顺的路来宝主动回乡接过了照顾父母的责任。虽然不能外出打工,但自家小园和20亩地的产出也足够一家人的开销用度。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路来宝70岁的父亲路太安突发脑溢血,生活不能自理,大哥也被检查出股骨头坏死,丧失劳动能力。为给父亲治病,路来宝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家中的20亩口粮田成了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但即使每天“头拱地”的辛勤劳作,微薄的产出也无法弥补巨大的开支,就在这一年他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正当路来宝一家深陷贫困泥淖,一筹莫展的时候,立志村村党支部书记谷秀伟的一番话让路来宝再次看到了希望。“俗话说‘母牛下母牛,三年五个头’,都说养牛能挣钱,你要能吃得了那份苦,你就尝试着养牛吧。没技术,我找人教你,没资金我给你作保,帮你赊牛。”在谷秀伟的鼓励下,路来宝这个养殖门外汉在自家小园搭起了简易牛舍,赊来的两头母牛也成了一家人脱贫的全部希望。

  不懂技术他就向村里有养殖经验的能人虚心请教,为了节约饲养成本,每年5月份到10月份,路来宝都要亲自上山放牛。提起养牛,路来宝打开了话匣子:“都说养牛辛苦,放了牛我才知道啥叫辛苦。每天四五点钟,天不亮就出门,一走就走一天,牛吃饱了,我却还饿着肚子。等它们回棚休息了,我还要贪黑清理牛舍,做防疫。我赊的那两头牛都是带着‘肚子’来的,眼看着肚子越来越大,我这心也悬了起来。就在母牛下犊的那个晚上,我成宿蹲守在牛棚里,生怕有什么闪失。当我看到牛犊出生的那一刻,别提多高兴了,我知道这么久的努力与等待终于迎来了回报。”

  小牛犊的顺利降生让路来宝还清了赊牛的费用也让他信心大增。路来宝萌生了贷款买牛、扩大养殖规模的念头。在帮扶责任人光荣乡党委副书记郑晓秋的多次跑动下,路来宝顺利拿到了5万元的银行贷款,一次性购买了五头黄牛,一边繁育,一边出售。由于近几年黄牛市场一路走俏,再加上村两委和帮扶责任人的共同努力,3年的光景,他不仅还清了贷款,“牛”生意也像滚雪球似的越做越大。2017年年底,路来宝家黄牛最大存栏量达到20多头,靠着勤劳肯干走出贫困阴霾的路来宝终于如愿拿到了那张“脱贫光荣证”。

  在路来宝家的墙壁上,一张精准识别卡记录了他家的收支“明细”。2018年,仅养牛这一项路来宝一家就赚了近10万元。而光伏项目、晾干菜、公益岗位等多种收益的保障也让路来宝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稳。

  路来宝迎来了爱情事业双“丰收”。“前几年家里困难,看到相中的姑娘都不好意思搭话,现在脱贫致富了,咱也终于挺直腰板了,身边的人给我物色了一个不错的人,这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责任编辑:杜旭)
下一篇:

羊圈上的黑道道

上一篇:

过大年走“穷亲” 岗位技术当礼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