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统计,2019年一季度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可能比去年同期下降18%左右,大豆供应略微偏紧。由于非洲猪瘟蔓延,下游饲料消费下滑明显,豆粕需求下降将使油厂开机下降,豆油被动减产。同时棕榈油、菜油等其他油脂基本面也发生一些变化,能够带来的替代冲击减小,豆油将逐渐为上涨蓄势。
一季度进口大豆到港量下滑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及压榨利润不佳,国内油厂此前购买的北美大豆较少,2019年一季度进口大豆到港量下滑明显。根据预估的到港情况,2019年一季度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在1610万吨左右,而去年同期大豆的进口量为1956万吨,同比下降18%左右,大豆到港量大幅下滑将对豆油价格产生较强支撑。
近期中美双方仍在进行贸易谈判,中国承诺从美国购买更多的大豆,到港量后期仍会发生一些变化,下降幅度可能有所收窄。目前油厂压榨进口美豆仍处于亏损状态,在贸易冲突没有完全化解、增加的关税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从美国购买更多的大豆会抬高油厂的原料成本。
豆粕需求下降豆油被动减产
去年在国内发现的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产业打击较大,国内生猪和母猪存栏大幅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18年12月份,生猪存栏同比下降4.8%,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8.3%,降幅惊人。养殖场补栏非常谨慎,豆粕消费受到影响。中下游的饲料企业、养殖企业不愿过多备货,油厂豆粕销售不畅,只得被动降低开机率。
2018年四季度全国大豆压榨量同比下降8.5%,2019年1月份压榨量更是同比下降了17.7%。豆粕需求下降使得油厂降低开机率,豆油被动减产,叠加春节前市场的备货,豆油库存迅速下降。春节之后是饲料消费淡季,在疫情的影响下,豆粕销售前景仍不乐观,油厂开机率难以保持较高水平,豆油将继续被动减产。
其他油脂替代冲击减小
截至2月初,沿海进口菜籽库存为50.6万吨,原料供应暂时充足。但近期由于中加关系紧张,油厂购买远期菜籽比较谨慎,4月份仅到港1船,5月份到港2船,后期进口菜籽供应可能略微吃紧。国产菜籽尚未收获,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因此菜油供应会趋紧,不能对豆油形成有效替代。
棕榈油供应充足是可能对豆油价格形成压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目前压在油脂市场上面的一座大山。根据最新发布的MPOB报告,1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173.7万吨,远超市场预估的水平,预示一季度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供应潜力仍然较大。经历2016年的减产之后,棕榈油在2017年和2018年已经恢复产量,2019年产量继续大幅增长的概率并不大,尤其在2-4月份产量易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而下滑,对豆油的替代冲击相对较小。
综上,一季度进口大豆到港量大幅下降,大豆供应略微偏紧将从原料端支撑豆油价格,而非洲猪瘟疫情造成的豆粕消费下降将使油厂降低开机率,豆油被动减产,提振油脂价格。在油脂的替代方面,菜油和棕榈油在2-4月份对豆油的冲击较小,也将支撑豆油价格。
但需要注意的是,棕榈油目前的供应仍然十分充足,是压在油脂市场上方的一座大山,限制了豆油价格上行的空间和时间。后期豆油行情能够有多大的空间,还需要我们密切关注东南亚的天气和棕榈油的库存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