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2月18日电(记者罗博、张宸)坐在面积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幸福茶馆”里,年过五旬的朗嘎一边为客人热情地端上甜茶,一边打开了话匣子,笑容满面地谈起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朗嘎曾是西藏拉萨市达孜区章多乡拉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腿部有轻微残疾,不能干重活,无法外出务工,她家一度只能靠低保维持生计。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达孜区实行“县级干部帮扶三户、科级干部帮扶两户、一般干部帮扶一户”的结对帮扶制度,点对点因人施策,为贫困群众“量体裁衣”,寻找致富方法。
与朗嘎结对的是达孜区民政局科员周伟。多次家访后,周伟了解到朗嘎饭菜做得不错。于是,争取到单位的支持,周伟在民政局门口找到一处减免租金的场所,并帮助朗嘎办好了相关手续后,开起了茶馆。
“茶馆虽小,但菜品不少。”朗嘎说,“刚开始时,茶馆只有甜茶和藏面,后来我慢慢琢磨出了酸辣粉、面条、炸土豆等菜品。即使在冬季客人最少的时候,茶馆每个月都有2000元左右利润,夏季利润更高。”
办茶馆当年,朗嘎就实现了稳定脱贫。她主动申请退出低保,还婉拒了过节时周伟送来的慰问金。“政策这么好,我有信心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朗嘎说。
考虑到茶馆建在民政局旁边,前来办理结婚等事宜的群众较多,周伟又给朗嘎出谋划策,鼓励她添置了一台复印机,提供证件复印服务。“很多干部都跟他一样,一心帮着我们贫困户脱贫。”朗嘎指着周伟笑着说。
“实现持续脱贫不能只靠政策兜底,群众靠双手致富才是小康的基础。”达孜区委书记张干说,“干部想思路,群众出力气。干群团结一致,我们有充足的信心稳步迈向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