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粮食安全成为各界关注的议题。如何既确保近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能守护好农民创收的“饭碗”,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表示,关键在于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许为钢看来,首先,必须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的高标准农田,即藏粮于地。
其次,必须把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搞上去,即藏粮于技。
第三,需要把粮食安全放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考虑,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从而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带动农民致富和农村进步。
2018年,农业大省河南省粮食产量达1329.8亿斤,位列全国第二名,但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仅排在全国第15名。如何在确保粮食产量的同时带动更多农民更快致富,成为农业大省普遍面临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对此提出“六个升级”的建议,即能源升级,降低耗能和排放;技术装备升级,提升产品品质;工艺流程升级,解决食品安全、卫生、营养和口感问题;品牌文化升级,打造食品品牌效应;人才升级,提升农业人才专业素养,培养工匠精神;组织管理升级,将商业模式体系整体贯穿于一二三产业之中。
同为农业大省,四川长期面临人均耕地少、机械化程度不高、规模经营难度较大的发展难题。随着移动网络技术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互联网+农业”的思路迅速流行起来。
据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广元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介绍,该村从2017年底开始探索“共享养猪”,并联合附近各村的小农户,借助互联网将生猪卖到城市,截至目前,已吸引2000多户农户加入。
目前,李君和四川省畜牧科学院正为合作探索解决小农户生产的“标准化”而努力。“以前农业都讲规模化生产,而现代农业应是高质量生产。”李君建议,可以为小农户生产制定相关标准,提高小农户生产力,进而实现高质量生产。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对记者说,对农民进行职业科技培训,能够让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收入。在此过程中,既可完成农业科技的推广,也能实现农业结构的调整,让农业效应得到有效提升。
来自甘肃陇南的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表示,2014年,陇南市成为国务院扶贫办的电商扶贫试点,她通过经营农产品网店,将山核桃、土蜂蜜、野山菌等当地农户生产的绿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如今她还计划利用直播平台,将农特产品从田间地头到装车销售的全过程拍摄下来,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并放心享用绿色农产品,也让农民更加有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