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禾虫的季节,水乡人对禾虫情有独钟,喜欢它独特的口感。广东东莞漳澎村有一位禾虫育苗、养殖达人,据说他养殖禾虫已经15 年了,而且还拥有发明专利。
今年68 岁的黄自兴与禾虫结缘15年,回想起当初为什么养殖禾虫,他表示,原因很简单,就是想买点禾虫苗回来养。
2003 年前后,兴叔承包了漳澎村一个小水塘,想买点禾虫苗回来养殖。虾有虾种,鱼有鱼种,那禾虫也应该有,无奈的是买不到也找不到。后来在市、镇农技部门的支持下,他开始钻研禾虫幼苗育苗技术,目不识丁的他,每天利用工作闲暇时间研究,没想到一年后他研究成功了。
他说,要想做成一件事,就要不断地去努力,不要害怕失败。
禾虫学名叫“疣吻沙蚕”,产于珠江三角洲,它生活在咸淡水交界处稻田的表土层里。禾虫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禾虫制成佳肴,清香鲜美,还有滋阴壮阳、健脾、暖身、祛湿等药膳功效,风味独特。由于人为过度电鱼以及过量捕捉,导致很多地方的禾虫都已经灭绝,兴叔的禾虫育种技术的发明,无疑给这一物种的继续生存带来了新的希望。
成功培育禾虫苗后,黄自兴就承包了30 亩地正式开始养殖禾虫。兴叔说,育苗需要半个月,养到2 个月左右再放到水塘继续养殖,禾虫大多需养殖一年才算成熟,一年能收成2 次,主要批发给镇内的商贩。
由于黄自兴坚持用放养的方式养殖,不添加饲料,所以他养殖出来的禾虫口感跟野生捕捉的并无区别,一年收成2000斤左右。
在朋友的建议下,2006 年兴叔以“一种疣吻沙蚕的培育方法”为发明名称,申请发明专利。本发明涉及一种疣吻沙蚕的培育方法,包括种苗场的选点与设计、养殖槽内培育泥浆和水的选用、受精前的准备、选种、受精、放养、喂养等一种人工培育疣吻沙蚕的方法,不仅工序简单,时效快,而且成活率和产量都比自然培养养殖要高的多。
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