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困于非洲猪瘟及中国重新进口美豆等利空影响,豆粕已经持续振荡下跌近半年,主力1905合约从去年10月初的3026元/吨高点最低降至2月底的2467元/吨。不过,3月以来,豆粕期价窄幅反弹,目前持稳于2550元/吨附近。
国际大豆总体增产
继上年度创下1.208亿吨的历史新高后,2018/2019年度巴西大豆一定程度上受到干旱影响,但产量预计仍将持于历史第二高水平,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和美国农业部预估的数据均在1.165亿—1.17亿吨区间,相比于上年度下降不足500万吨。目前巴西大豆收割工作已经完成63%,明显快于上年同期的58%和5年平均56%的进度。此外,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已将阿根廷2018/2019年度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上调200万吨,达5400万吨,而上一年度其大豆曾受严重干旱影响仅实现3780万吨的产量。因此,阿根廷本年度实际大幅增产1620万吨。综合估算,南美大豆本年度增产1000万吨以上。
4月开始,美国大豆又将进入新的种植季。受制于中美贸易摩擦拖累出口,2018/2019年度美豆种植面积预计有所下降,但程度有限,因双方贸易磋商前景偏向乐观。据美国农场期货最新调查,2019年美国农户大豆播种面积预计为8590万英亩(3476万公顷),比上年度减少3.7%。而且美国科技发展不断提升大豆单产,前5年年均提升4.65%。因此,2018/2019年度美豆产量预计仍将持稳,甚至增产。在总体增产的背景下,USDA预计全球大豆2018/2019年度库存结余将达至1.072亿吨,较2017/2018年度高860万吨,也是三大作物中唯一结转库存创新高的品种。
国内豆粕供应偏宽裕
除了持续进口巴西大豆外,近期中国进口美豆亦不断增长。自去年12月以来,截至3月14日,中国已累计订购1076万吨美国大豆,印证了再度进口美豆1000万吨的信息。此外,从到港预估来看,3月预报到港106船671.1万吨,远超此前600万吨的预估。4—6月预估则分别达830万吨、900万吨、980万吨,合计将超上年同期逾7%。因此,国内大豆供给宽松。而且受压榨利润改善提振,截至3月22日当周,大豆压榨开机率已持续升至45.41%,较上周增2.65个百分点,豆粕供应预期亦偏宽裕。
替代需求对冲猪瘟负面影响
经历半年的发酵,非洲猪瘟对国内养殖业的影响日益凸显。与去年同期相比,2月生猪存栏已大幅下降16.6%至2.775亿头,能繁母猪存栏则下降5%至2738万头,环比1月均下降约5%。历史上全世界猪瘟疫情平均持续时间约一年,国内本轮猪瘟预计也将大概率延续至年中。而且,疫情防控困难亦影响养殖户的补栏情绪。基于2019年度猪肉减产15%的比例测算,假设肉料比平均为3,外加扣除约10%泔水猪,预计非洲猪瘟影响当年度豆粕需求约440万吨,幅度在5%左右。因此,豆粕市场预期持续供大于求,价格难以乐观。
但需要注意的是,豆粕作为菜粕高度相关的替代品,短期内有可能挤占其下游市场。近期加拿大菜籽质量出现隐患,中国已取消其一家主要菜籽出口企业的资格。在菜籽供给存忧的情况下,目前菜粕又面临水产养殖复苏带来的季节性需求增长。同时, 豆粕与菜粕价格比值仅为1.15,处于历史低位,豆粕性价比更有吸引力,替代需求将有望提升。